首页

搜索繁体

006抄家砍头没商量

    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

如今这些大明降兵只是三面包围了内城,攻打守城将士!

一阵风卷残云,围着内城城墙的三万前大明军降兵,顷刻皆被击溃。

他们的四位将军唐通等人都死了,他们还能有什么战斗力,率领老营兵督阵的田见秀,见势不妙,也吓得跑了。

除了少数人投向了城外的闯贼大营,大部分人要么就被追上的24名将和新军士兵给杀死,要么就是跪地投降。

降兵被砍杀的太快,绝大多数降兵都还在城墙上木梯蚁附攻打,甚至连身后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便被战士们的火枪打死。

甚至防守内城的守军,都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身穿金盔、金甲的大明皇帝,在城墙下挥戟杀人,都忘记了欢呼,直到流寇都被赶走,才响起“大明万胜”的欢呼声!

……

正阳门这边,四大总兵都上西天了,这群叫唤着投降的文臣士子们可就傻了眼。

锦衣卫的王世德堵完了正阳门,转身出了门洞,一看好家伙,这帮子狗汉奸竟然还在这里没走。

嘿嘿,那就怪不的某家不客气了,禀报给陛下,查你家水表。

正好陛下手头上,还没有银子呢!

王世德走了过去,张缙彦赶紧把刚才死了的四大总兵没有收下的降表递了上去,王世德笑眯眯地接了过来。

王世德还非常的认真,每翻开一本,便会念出官职姓名、一一确认,然后才交给自己的一个手下收好。

等到将所有的降书贺表,都确认好了之后,王世德又指着众官员身后带着刀剑的家丁,沉下面孔问:“尔等怎还带着刀剑?见闯王可不能带刀剑。”

张缙彦还真就吃药,连忙扭头对身后的家丁们吩咐道,“快,都把兵器交出来,都交给大顺天兵!”

这家伙一定是吓傻了,竟然以为锦衣卫三把手的王世德也早就投降了大顺。

王世德一招手,唤过一小旗锦衣卫,让他们上去把张缙彦的家丁给缴了械。

看见缴械完毕,又下令一小旗锦衣卫上前展开,把张缙彦、项煜等人包围了。

“将军,这是为何?”

张缙彦看着情况不对头,连忙问,“在下可是实心投靠大顺的!”

王世德不理他,而是回头喊,“来人,把这里有四五十个反贼,统统绑了,押去皇宫,听候陛下发落!”

皇宫?

反贼?

陛下?

张缙彦、项煜等人一下子糊涂了,你不是与唐通他们一伙的吗?

可就在这稀里糊涂的时候,人却都已被一拥而上的锦衣卫绑了起来。

……

方天画戟迎风舞,赤血金刀朝凤鸣!

甩锅仔崇祯率领着六七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外城扫荡了一圈,所过之处降兵和大顺军就像是割麦子一样,齐刷刷的倒了一地。

看着外城的城门全被堵上了,甩锅仔这才放心率领队伍回皇宫。

此时,外城街上根本没有闲人,因此,在回皇宫的路上,突然碰到了三个鬼鬼祟祟的家丁。

由于街上基本无人,这三个家伙就非常地显眼了,有那警醒的锦衣卫立刻提醒道,“这是周国丈家的家丁。”

赵云最是机警,闻言立知有异,立马催马上前,带着一班新军战士,用枪刀逼住了家丁。

周国丈家的家丁?

周国丈又是谁呢?

周国丈即是已在十八日夜自溢的周皇后的父亲周奎。

在十八日夜,甩锅仔下令内侍太监护送太子、永王、定王,出宫投奔周奎家。

如今,又有三个家丁在处面游荡,莫非是出来探查独眼猫的?

甩锅仔脑子一转,即想明白了来龙去脉,因为他现在的脑子里有许多老祖宗朱元璋给他灌输的历史知识。

他知道,有一本《甲申传信录》记载,三月二十日这一天,嘉定伯周奎带着两位皇子来见李自成,李自成让刘宗敏“善养之”。

皇太子是被太监出卖的,另一本《爝火录》中也说,“奄监献太子,贼送刘宗敏所……又舁长公主,贼令刘宗敏疗治,越五日复苏。”

这可是自己的仅存的骨肉啊!

甩锅仔又想起了,已被自己逼迫自溢死去的周皇后,和被自己亲手用剑刺死的最小的五岁女儿昭仁。

甩锅仔的眼眶又红了,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入李自成手里。

他当即下令,“押过来,锦衣卫,就地审讯!”

大明朝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之所以在京城陷落之时没再抵抗,那是因为锦衣卫的头子骆养性带头投降,余下之人群龙无首。

未几审讯的锦衣卫禀报,“陛下,他们确实是周国丈周奎的家丁,他们是出来探路的,察看外面的形势,也要看看李自成进城了没有。

他们说周国丈是打算李自成进京后,将太子、永王、定王,献给李自成的。

如今太子、永王、定王,被周国丈关在周宅后院。陛下,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