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六章洛阳

    第一百六十六章洛阳危局

    而且赵庸的家人也不是都在南京的,他身边有儿子服侍,还有其他家人在其他军队之中当官。

    也就是他即便是投了北京,也不可能绝后。

    既然如此,就未必不能考虑。虽然家中妻妾,还有很多子孙都要死。但是总比全家一点活路都没有好吧。而且,他承认自己无能之后,他想要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保全子孙的荣华富贵,就不能用战场的办法了。

    只能用战场外的办法了。

    而战场外有什么办法?

    不就是眼前的事情吗?

    赵庸叹息一声,说道:“好。我愿意见老宋一面。好好谈谈这一件事情。”

    “世叔英明。”宋晟的使臣说道。

    愿意谈,其实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

    宋晟与赵庸在安邑城外相见。

    这个时候的赵庸颇有一些风范,两人根本没有带侍卫,单人单骑赴会。

    两个人相见,个中滋味很不好说。

    许久没有是出话来。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特别是宋晟与赵庸都能从对方的身上看出自己的影子。

    而且双方都是聪明人。很多话都不用多说的。

    许久,赵庸说道:“我献山西而降,朝廷仅仅让我保留原职?”

    宋晟说道:“我们都老了,新朝要自己的嫡系人马。毕竟我们都是太祖的人。不是今上的人,也不是首辅的人,甚至我听说过,征南军那边很多人,都巴不得,我们死战到底的。而且你自己也清楚,山西这地方,你能守多久。”

    “我给你一个消息,雁门关都地的守将而今都与朝廷来往很频繁。”

    赵庸苦笑。山西北部除却几处关卡,其他地方几乎全部撤走了。这一点他是知道。只是这也是很无可奈何的事情。

    他手中的兵马就这么多。前后左右都有战事。

    天下局势一步步到了这个地步,这些将领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想办法给自己找出路。只是赵庸还自信自己识人用术,他安排的人都是老实本分近乎胆小的人。

    毕竟,守关这样事情,不需要不安分的人。这样的人也不到最后关头,也不敢出头。

    否则,举山西投北的人,或许不是他了。

    赵庸向宋晟行礼说道:“末将谨遵将令。”

    宋晟大喜说道:“好。那就从风陵渡渡河南下吧。”

    -------

    金生玉破孟津,几乎是一只脚踹开了洛阳的大门。几乎是到了洛阳城下。盛庸回到洛阳主持大局,他第一个做的事情,就是反扑孟津,夺回孟津城。

    只能将北军赶回黄河北岸。

    盛庸才能安心的睡觉。只是盛庸手中的兵力捉襟见肘。让他很是烦恼。

    说实话,单单说盛庸手中的兵力与金生玉手中的兵力。其实是相差不大的。但问题是,战略主动权在金生玉手中。盛庸还要防备,囤积在黄河北岸的重兵,蓄势待发。

    难免分散布置。

    如此一来,正面战场上与对方对决的兵力就难免不足了。

    而金生玉面对盛庸的反攻,综合参谋部的意见之后,围绕着孟津城,打一场防御战。这让盛庸手中的兵力更加不足。

    这样战事并没有什么花俏可言。有的就是用实力硬砸。

    就在盛庸想办法从各方抽调更多兵力投在这里,尽可能打败金生玉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片刻之后,风雨呼啸而来。

    立即有士卒为盛庸撑起了伞。

    盛庸烦躁的一把推开。

    这一场大雨对进攻方来说,有很大的问题。

    而今局面一步步崩溃到这个地步,即便盛庸也有一些沉不住气了。

    只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还没有等盛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另外一个坏消息,不,应该是两个坏消息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