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申国公的决心


    不过,邓镇可不是朱允炆的忠臣,他只是谋求最大利益。不管谁登基,他都无所谓,但是他一定要站在胜利者一方。所以邓镇想拉拢何夕。如果邓镇与何夕一起,在邓镇看来,不管谁上位,都不能忽略他们的利益。

    这也是他并不是多相信朱雄英能上位的原因。

    毕竟,那有将接班人送到京师之外的。

    但是即便如此,邓镇依然在犹豫。在等南京的消息。

    他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他必须确定局势才敢下注。不管看朱允炆如何形势大好,邓镇只是口头答应,不敢下手。原因很简单,他担心朱元璋。

    朱元璋这样的人物,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能逆转形势。

    不要看朱允炆胜算很大,只要朱元璋心意改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而今,邓镇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为别的。就是蓝玉之死。

    蓝玉在南京的作用,就是朱元璋虽然能够改变心意的底牌,有蓝玉在,只要朱元璋改变心意,朱雄英回到南京,就立即能就扭转局面,但是而今蓝玉被拿下了。

    这有两个可能。

    第一,朱元璋已经失去了对南京的控制。

    也就说,南京的权力核心已经到了朱允炆手中了。

    第二,那就是朱元璋默许朱允炆这样做,那也说明朱元璋心意已定。

    不管那一样,都说明大局已定。

    邓镇可以下注了。

    ------

    北京京营相当多都驻守在京城之中的,北京城中有很多军营与校场。

    之所以如此。是北京城初建,内里有很多空地,不如用来做军营,此其一也。在原本的设计之中,北京城内本来就有大量军营,不仅仅北京城如此,南京城也是如此。

    毕竟,不这样做,一旦京师有警。军队在什么地方驻守?

    此其二也。

    蓝玉之所以驻守大胜关,是因为南京京营数量众多,平日规模都在二十万以上。而北京京营就不一样了。北方主力都在边防线上,就单纯兵力上来说,北方兵力不见得比南方少。但是南方兵力仅仅在几个地方集中,西南地区,广西,云贵,四川。这些土司屡叛的地方。还有就是南京了。

    海防线都不是太多的。

    南京京营更有镇压天下作用。而北京京营不过是北方边军的总预备队。两者的作用不样,数量上更不一样。故而,大部分京营直接在北京城中驻守,只要少数在北京城外。

    毕竟,很多时候城中还是比城外方便太多了。

    此其三也。

    邓镇下定决心之后,亲自坐镇京营之中,带着自己一部亲信,直奔皇宫之中。

    不过,北京皇宫到底是皇宫。也是有护卫的。虽然不如南京皇宫那样戒备森严,但并不是没有人把守的。不过,邓镇并不放在心上,邓镇为了这一日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准确的说,邓镇手中有好几个方案。只是最后动用了这个方案而已。

    于是,在邓镇大军,沿着长街来到皇宫北门,也就是神武门。

    这就要说北京城的布局了。

    整体上北京城的布局,与历史上的北京城布局,没有什么不同的。倒不是何夕没有想法。奈何大明有礼法这个东西,前殿后寝,左社右祖。坐北朝南。这些规矩从殷商都已经开始了。一直传承到明清,几乎没有什么变过。这也导致了北京城的格局已经固定了。

    前殿后寝,让前宫作为皇帝的办公区。而坐北朝南,让前殿在南方。为了办公方便,皇宫南边,就要安排各家衙门。毕竟总不能让百官绕着皇城转一圈来上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