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小女子舌战群儒(中)

    “刘同学,想让我叫八抬大轿来请你上台吗?”郑老师把气出在我身上。

    “我就走上了讲台,站到了石老师刚刚站的位置,这下搞得我好像要给他们上课一样。

    郑老师暗笑道:“刘同学,请要把刚刚石老师的三个问题回答一下”好恶毒的郑主任啊,让我站在这个位子,摆明就是让我出丑嘛。下面的同学已经准备看猴戏了,不过却是我让郑胖子当了猴子。

    我推了推眼镜道:“我理解的语文,分两个方面:

    第一:“语”即“汉语”。学说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例如举个例子,明天下午如果郑老师家不幸被“入室抢劫了电视机一部、香烟十多条、人民币若干。”报案时却向警方录道“入室抢劫了电视机一部、香烟、十多条人民币”。断句不行,还漏词。读音也有人读错。刚刚我们就有位同学把“自觉”念成“自脚”。(这使馆内一阵狂笑,郑主任与张青气得脸又绿了)。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汉语。唯有汉语!

    是汉语赋予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是汉语赋予我们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

    汉语,奇妙的精神造物!它们绝非只是一些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分明是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善歌舞、会呼吸的、活的精灵!

    千万不要小看这说话的权利。“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舒婷的广告语)每于关键时刻,却因语言的贫乏而抓耳挠腮、脸红脖粗甚或搜肠刮肚、顿足捶胸──那份尴尬、那份难堪,远胜于皮肉的创痛或呼吸的窒塞。(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生为中国人,如不曾留意汉语的美妙;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话,却不曾真正领略过汉语的风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又是怎样的遗憾、悲哀或者不幸、罪孽?!

    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这是一座座怎样神奇瑰丽的宝库啊!怎能竟然屡过其门而不入?

    请听听语言学家的礼赞吧:汉字,除了声符的表音作用之外,兼有形象性和表意性;汉字的形和意,不仅积淀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还凝聚着丰富的民族心理、民俗风情;可见,汉字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汉字形体方正,结构匀称,声韵结合,音调优美,又具有整齐的结构美和悦耳的音乐美。若论书法之妙和吟诵之美,其气象万千、其铿锵有致──实乃世界上其它任何语言所不能相与媲美的。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稍有颠倒,表意则变,“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则有天渊之别。然而方块之间却也自由灵动、意味无穷!汉语言简意赅,词少意丰,又有突出的逻辑性、隽永的含蓄性,无比的简洁性……

    请听听汉语的阳刚之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听听汉语的阴柔之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再看看诗人秦观写给好友苏轼的一封“信”(回环诗),(我在黑板上写下了):

    暮赏

    已花

    时归

    醒去

    微马

    力如

    酒飞

    再看看孟姜女庙前的一副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再看看语言学家赵元任偶一为之的语言实验──《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

    汉语,我们的母亲的声音和呼吸!你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你可以变战争为和平。是你,使我们可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你使我们能够浅吟低唱,喁喁私语!是你帮我们表达了爱心,是你助我们伸张了正义……

    第二:“文”即“文学”。培养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与情趣。

    文学就是“人学”。他里面透着社会、文化、哲理、美学、政治,等等。

    我可以举例:1、老和尚与小和尚

    老和尚与小和尚来到一条小河旁。岸边站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面对河水,面有愁色。老和尚问道:“施主,要过河吗?我可以背你。”女子道谢,伏在老和尚背上。三人过河后,小和尚问:“师傅,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可以这样?”老和尚平静地说道:“阿弥陀佛。我心里早已把她放下了,你的心里怎么还有她?”这能说明智者的境界不在形式,而在内心。

    2、转自余秋雨著在《行者无疆》中的“安徒生的家”

    安徒生一生贫寒,祖母曾是乞丐,父亲是个木匠,母亲替人家洗衣……安徒生的故居是一间红顶房。安徒生一直期望获得丹麦之外的欧洲文学界支持,努力结交文化名人,却被人家觉得他有“摇尾乞怜的姿态”。他的童话,很久以来被人误读为“孩子们的故事”,我们今天可以说:他审核着全人类的文学在什么程度上塑造了世道人心。丹麦首府办公大楼前没有悬挂国旗,很少悬挂国旗的丹麦,把一面国旗端端正正地升起在那顶红顶房上。一个不太在乎标志的国家,终于找到了国家标志。文学家的思想成就是国家的财富,也是国家涉外标志之一,文学家有至高的荣誉。

    3、台湾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道“中文之美,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块文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都如巧夺天工一般,增之则长,减之则短。”

    4、我们想一想,语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改变还有多少?如果有关中国的知识丰富,你会想到孔子的《论语》,如果西方的知识丰富,你会想到《圣经》,如果你对犹太人这个神奇的民族了解得多一点的话,你一定会想到摩西十诫,所有这些并不能占人类文化总量的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语言,却形成了并影响着全球人的生活和思想。并且还将长远地影响下去。就是这样,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语文。

    这就是我对前二个问题的浅见。”当我把两个个问题回答完后,馆内所有的人的表情全部的傻了,最吃惊的莫过于石老师。郑老站在讲台边说不出任何话。

    我继续道:“怎么这样学语文呢?”我感到需要有三个部分:

    (一)个体:自主学习

    1.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

    编者为什么要作注释?

    举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看两个“其”字的用法。前一个“其”,解释为“自己的”,后一个“其”,解释为“还是”,语气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