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章 种家军

    回想起这佛海最开始说这事,起因是因为张俊……

    “那时候,张俊便在种师中的身边?”

    心里知道他是皇帝,但听他如此称呼一过世的有功之臣,佛海还是觉得赵家人,当真是凉薄得紧。

    不过,要是让刘邦知道了他的想法,不知道要怎么指着鼻子骂呢……

    伱家太祖皇帝都小了老子几十倍,论这个,老子才是你们全天下人的祖宗!

    “是的,张太尉的成名之战,便是扔下种老将军,独自突围出来……他的功绩脚下,可全是种老爷子和种家军的血。”

    和尚这话难免阴阳怪气,但刘邦却觉得张俊的做法并无不妥。

    这老头摆明了犯了错,还不愿意逃跑,留在他身边干嘛?等死吗?

    “那依着你的意思,这行刺张俊的人……”

    佛海叹道:“阿弥陀佛,种老将军走后,小种经略相公见朝中依旧围绕着是战是和争论不已,悲愤交加,先帝既不采纳相公的趁机北伐之策,也拒绝了在一线设防的建议……小种经略相公,也于靖康元年十月离去了……一个月后的事情您应该还记得,西京洛阳和东京汴梁,都没了。”

    “可怜种家一门,至死也未能报得心中所愿,不过,他们终归也没有见到,这个世代守卫的大宋彻底变天的那日,如此这般,倒也不算最坏。”

    若是在之前,他这话出来脑袋肯定就没了,但说到了兴头上,一时间忘却了这位陛下的秉性。

    “种家军虽然没了,但种家的后人还在,在这淮北一带,种家后人募集了大量乡勇,专行抗金之事,虽然势小,但小僧相信,总有一日,他们会成功的。”

    “说的这件事儿,便是以前在钱塘之时,一位种家后人前来筹措军饷,被易安居士知晓了,居士变卖了一艘船的字画,所得的钱财都赠予了这位,由这位在席间告诉与小僧等人的。”

    是为了报仇?报那张俊扔下种师中的仇?

    应该不至于……刘邦不是没打过仗的人,那种情况下,跑掉的绝对不止张俊一个,那种家要是都想着报复的话,那么多人,根本就杀不过来啊!

    知道皇帝性子急,和尚没有让皇帝等太久,在挨骂之前,继续说道:

    “种家人说,当年姚家军和张灏之所以迟迟不到,那枢密院之所以接到了金人要撤退的消息,均是由于张太尉的缘故。”

    “所以,小僧也只是猜测,若在这临安有本事还要有胆量刺杀张太尉的,有可能就是这位了。”

    刘邦追问道:“张俊到底做了啥,才能让三支军队被他一个人给玩了?”

    “那位未曾说过,所以小僧也不知了。”

    算是知道了这想杀张俊的人的来历吧,虽然还只是可能,但也算是有了一个方向。

    刘邦并不急,对于这些事情,他有的是时间。

    实在不行,就自己去问问张俊,这老小子就是当事人。

    “至于那位刘璃……”

    听到这个名字,刘邦打起了精神。

    对于他来说,这人同样奇怪得很,很有可能就是佛海说的,那种民间抗金组织中的一人。

    “小僧并未听过这个名字,在易安居士那边……”

    他摇了摇头,确实记不得有这号人物。

    “不过,这大宋想抗金的义士实在太多,说不准,这位也是最近才开始抗金的,也未尝不可能。”

    刘邦又缠着他说了好一会儿靖康之难的事情,越听,这心里面就越不是一个滋味。

    一开始还是不屑,对这宋国从上到下的不屑。

    后来,便开始成为了愤怒,城破之后的愤怒。

    再然后,便是屈辱,很奇怪,宋国的皇帝被抓去了做奴隶,他自问自己不是一个内心柔弱的人,却还是觉得屈辱不已。

    最后,便是一阵阵的无语。

    原本以为这徽、钦两个皇帝就够离谱了,没想到最出人意料的,却还是这个赵家老九。

    哎,任重道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