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四章 如归故里思旧事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风过野之后,日子也就过的快了,日短夜长,风霜肃冷,满目的凋败景致,枯寂的气息笼的人也了无意兴,仿佛转眼就到了冬季。今年接连两受天灾的河双城经过四个月休整已恢复了不少,百姓得以安身,只需熬过这冬天,等到来年开春重新耕种土地,便算是度过了这道难关。

河双城驿馆的院子里,一个身着银灰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拆开了手中颇厚的书信,望着那熟悉的字迹,抱怨的口吻,不禁摇头笑了,一张张看过之后暖意浓浓,这凛冽寒风也退却了不少。

忽而身后传来一阵笑声,一老者走来出言相戏谑:“看大公子这副神情,必定又是二公子又来信催促你回去了。”

“先生,”沈云岫恭敬一揖,随后将老人引进屋去,“咱们屋里坐。”

叶缙先生点头默许,对这学生也是非常受用,进了屋里,沈云岫命人上热茶,又点了个手炉放到老者手中,所做行云流水,一派自然。末了才道:“先生猜的不错,是怀稷来信,我这次出来的也算是久了。天气冷,还送了衣物过来,等会我差人给您送过去。”

叶老先生笑问:“嗯?二公子还有这个心?老夫倒是没料到,回去少不得夸赞两句。”他在祈王府任先生多年,对这两个学生甚为熟悉,沈云岫心思缜密,行事稳重,更为低调;二公子沈怀稷还是万事随心,少年心性,张扬得意。这两兄弟感情之佳,在京中那是赞声如潮,皆言祈王之福,连带着自己也是备受推崇。

沈云岫解释:“是王妃备下的,怀稷没有出过门,倒是想不到这一层。”

“原来如此,”叶老先生点头称是,又问,“城中诸事可都安顿好了。”

沈云岫道:“都安定下来了,多亏先生与李大夫医术卓绝才得以保住众人性命,下月初就动身回去了,年前可以赶回京都。只是李大夫多番推辞不愿回京封赏,也强求不得。”

“好。”叶老沉吟了一会儿,又望着弟子认真道,“老夫刚听闻石源又来驿馆了,那石源来了也有七八次,你当真不肯见他一面。”

沈云岫散了先前欢欣,移开眼暗淡一笑,“先生明白,又何必我多言,这石源我不能见。”

叶老慨然一叹,语重心长,“你这孩子向来懂事,心里头压着事儿也不与人说,这石源是你外祖父的属下,如今年事已高,想见旧主遗孤一面,也是人之常情,你几次三番拒他已是于心不忍,只怕你日后心中愧责难安,不若召他来就在这当着老夫的面见他一面,旁人也说不得什么,你看如何?”

沈云岫道:“先生一心为我着想是云岫之幸,只是人言可畏,我又怎敢连累先生,我的身份来此本就诸多不利,我也不想引人猜疑,也就作罢吧。”

叶老点头道:“你思虑周详,如此是最好,只是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别为此失了父子和气。”

“云岫明白。”

送走叶缙先生,沈云岫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枯树神色不明,来到母亲故土,却事事不由己,处处需谨慎,这恐怕是为人子最大了悲哀了。叶先生之计虽可行,他却不愿如此,担心传到祈王耳中令父王不快。这几年,沈云岫与祈王关系缓和了不少,也说不上有多好,总觉得父王对他没有以前那层隔阂了,两人相处虽淡,却也终于像是对父子了。于石源,也只能对不起这位忠仆了,非他无情无义,只是什么都不及父王来的重要。早命人传了话,心意收了,请老人回去,不必再来。

散漫着又过了几日,寒风凄紧,空气冰凉,是一日比一日冷了。眼看归期将近,沈云岫也就不再出门,每日只与与叶老先生围着火炉品茶下棋,不时也论些政事,过的倒也还惬意。这日近午时,天空乌压压的一片黑云,不多时就飘落了雪。

沈云岫朝院子里望了一眼,对叶老笑道:“下雪了,我们回去那几日也正是冷的时候,先生可要保重身体。”

叶老先生轻呷了口茶,“尽量护着这身老骨头,不让你挨骂,来来来,该你了。”

沈云岫怡然落下一子,叶老学富五车,这一手棋艺也丝毫不逊当朝国手,只可惜也是终身不愿出仕,只守着家中几间学堂度过了半生,晚年才应林孝言老先生之邀到祈王府教学。沈云岫经他教了也有十余年,这谋棋之术却总是输一着,此次也不例外,过了一个时辰已是落了下风。最后胜负分晓,又是输了半子。

一局过后,有个驿馆的门卫冒着风雪穿过院子进来了,手中捧着个布包,进门垂着脑袋跪地颤声道:“大公子,这是石老伯送过来的,说是从前顾王妃最爱吃的杞子糕,请大公子带回去代为拜祭,老人家也不容易,外头还下着雪呢,一路拿过来护在怀里还是热的,我们兄弟几个也是不忍心,请大公子收了吧。”

沈云岫霍然起身,大声问道:“他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