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072章 百代过客是光阴

    大明三年五月初八,刘骏令蔡兴宗奉旨宽慰广陵,随新任刺史沈庆之共赴南兖州,并下诏令先前屯兵布局广陵边野的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兖州刺史沈僧明等刺史收兵驻府。

又因为当日朝堂之上谢庄向皇帝提及到了原竟陵王府记事参军江智渊尚居建康,诗文造诣颇高的刘骏知道江智渊喜好文学,辞采清新富赡而泛生惜才之心,除授其为中书侍郎,礼遇尤重。

数日后,广陵之变已然胎死腹中,南兖州之危局皆然解除的消息传至了江北诸位刺史当中,反应各异,大多悉数领命。

其间最为高兴的便是司州刺史刘季之,本就因为广陵欲变而惶恐不可终日的他已然收拾好了诸多行囊准备赴往建康以证忠心。

如今数日难眠的刘季之得知刘诞亲赴请罪,可谓是心上石头落地踏实,总算是得以安枕入梦。

而刘季之若是知道了在原来历史的发展轨迹中,放弃官职南逃建康的自己会在途经盱眙时,遭逢太守郑瑗怀疑刘季之是刘诞的同谋,被其所截杀而一命呜呼,且不知会如何作想。而更甚的是,此事后来竟不了了之,可见当时广陵之变的混乱。

有人欢喜有人愁。年近六十的宗悫对此尤为郁闷,他素有大志,少年便有乘风破浪的志气,就是如今身为豫州刺史,亦是觉得豫州太小,尚不是他大展手脚之处。

在得知刘诞矫杀天子亲军,他尤为兴奋,当即上表朝廷,自请带兵平叛。几日后,朝廷命令他们布兵裹挟广陵,宗悫便于当日领军出发,正值如今屯兵多日欲要亲乘驿马入朝请战之时,朝廷发来了这退兵诏令,他尤为失落。

宗悫大手紧握文书,放声大叹:“他竟陵王不是素来刚烈吗?怎么就主动负荆请罪朝廷了呢?”随即含闷引兵返回寿春。

另一方面,原吴郡太守顾琛,西阳太守张牧等竟陵王旧部知晓刘诞服罪建康,皆纷忙秘密销毁掉自己与刘诞的交往文书,一切宛若寻常。

再是数日后,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龙骧将军卜天生等将领,率领年前缓赴青兖二州进击北魏的京畿禁军班师回朝。

刘骏携带太子刘子业及皇八子刘子鸾亲自乘车与诸多近臣共出宣阳门,于宣武场大营设宴犒劳北归将士。当夜营内觥筹交错至凌晨,纵日白里鼾声如雷,可谓将士尽兴方休。

年少的刘子业及年幼的刘子鸾并无饮酒,只是随从皇帝走了个司仪式过场,但这份尊荣却是尤为华贵的。刘子业看向自己这位面容仿若洋娃娃般精雕细琢的年幼弟弟,两颗富有灵气的大眼睛格外纯真无邪,少年的心中不知所味。

他知道,历史上的刘子鸾自小便聪慧异常,深受刘骏宠爱,后来却是为废帝刘子业所赐死,年仅十岁。临时前的刘子鸾更是说出流传千古的遗言:“愿身不复生帝王家。”何其令人唏嘘哀哉。

另一方面,北魏戍守滑台蠢蠢欲动的大将张怀之连续数日遣派斥候暗入宋境打探谍报,接连不得刘诞据城反叛的消息,张怀之有些郁闷,只得一脸疑惑地看着长相成熟的源思礼,两粒鹰眼细细打盘这位髯须年轻人,黑溜溜直打转,就像是在说,你这小子给我带来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怎么如今刘宋那边还未起动静呢?

源思礼颇显无奈,谍报一事,瞬息万变,素来是真假错乱。张怀之与源贺关系较好,碍于叔侄情面,遂调遣八百轻骑夜探东平,数日后为宋将庞孟虬引兵击退。至此源贺所献的南下广陵汇应刘诞一事已为空谈,不复实际。惹了一鼻子灰的源思礼回想起临行时对自己娇妻所言的少年狂一语,不免暗自羞愧,只得重返信都。

于是,广陵之变看似来得滔天汹涌,最终却是以尤为和平的方式所告终,宛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刹那间,不窥风雨,只见云销日照,万里彩旌迎天明。

刘子业负手静观清秋湖,蓦见隔岸杨柳飘絮,期间一片绿叶随风吹拂而来,一番凌空作舞过后,依依婉婉打入水上,回首转转旋旋,作风倩止,竟是皈依水灵。

少年伸懒腰身,桃眼潋滟,显然对此次广陵欲变终归和的结果尤为满意,这是自己穿越以来目前所经历的最大改变,他有些窃喜自己所为的诸多小把戏,虽然多有糙略,但所幸最终所促成的结果是极为好的。他纵然缓息,察心中百感交集,怀气入肺便是满足,不禁暗叹一声,原来这就是成就感呀啊。

同时,少年的心中还有一丝隐点,那就是数月前那位特地来自己东宫谈及皇帝怒出含章殿的那位宛若神出鬼没的不明宫女,虽不得面容,却仍记其声袅袅。虽然并非大事,刘子业却依旧捻记于心。

又是一叶柳叶皈依湖面,圆伞盖过斜影,少年仰头望去,只见高挑女子四指勾握起一把素雪泼墨油花伞,正是娉婷而来的何令婉,虽然遮阳效果尤为不佳,心意却是极好的。

她莞尔一笑,少顷四目相对,自是不语,只见湖中三两青花鲤鱼忽聚一簇,嬉戏打闹,游曳生姿,溅起水花,为烈日照耀下晶莹掠影。

大明三年接下来的日子过得漫长且匆匆。

六月,朝廷任命丹阳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再以沈庆之为司空,依旧兼任南兖州刺史。原尚书左丞谢弘恢改任散骑常侍,蔡兴宗复任侍中。

八月,刘骏再次起任竟陵侯刘诞为广州刺史,都督广州、交州二州诸军事。

刘诞对此感慨颇多,五味杂陈。并非是因为广州地处偏僻,更是因为早在元嘉二十七年自己征召回朝时,刘义隆起初给刘诞任命的就是如今刘骏所为的,只不过那时候的刘义隆还给刘诞多加了一个安南将军。

而如今这一次,怕是只得老实赴任。刘子业虽不能亲往践行,却也令萧礼送去了信件,望其一路平安,善自珍重。

同时,申灵赐和范义上表刘骏希望能跟随刘诞一起前往广州,刘骏没有拒绝。但刘诞却尤为不惹,认为广州蛮夷之地尚未尽数开化,且离家甚远,他们不必跟着自己去往广州受苦。

那时二人齐声直道:“愿为明公马前卒!”刘诞深以为感,涕泗横流。

九月,刘骏下令在玄武湖北岸兴建上林苑,欲行猎得欢。刘子业对此不置可否。

同月,尚书右丞徐爱上奏认为原先东晋于建康南郊巳位上建有的祭天土坛不合古礼,刘骏深以为然,遂下令将祭坛迁移至牛头上的西部,正对宫城的午位。

自矜治国有方的刘骏又是下令让新任尚书左丞荀万秋制作玉、金、象、革、木五种座车,按照金根车(秦始皇的龙车)的样式督造,并且要在每辆座车上都加上珍贵羽毛所装饰的顶盖。刘子业对此颇为无奈,他知道这是刘骏逐渐走向奢靡生活的表现,且在未来几年会愈演愈烈。

大明四年。

北魏实行大赦,改元和平,拓跋濬以年号为谕,欲要实行让宋魏南北两国暂时息兵养民的治国战略,并于正月末派遣散骑常侍北阐戴礼来建康进行聘问。

正月十四日,刘骏举行抚犁耕田典礼,携皇后王宪嫄及殷贵妃共同参加,同时宣布大赦。建康县衙由此释放了许多并非是罪大恶极的犯人,早已暗通曲款脱离牢狱的高秋爽也被县丞灵活算入此批赦免。而在历史上本该为刘骏加以私通竟陵王进行谋反罪名的颜竣得以释放回邸。数日后,刘骏下诏,亲自前往郊外皇家祖庙举行祭祀活动,并第一次乘坐玉车,除却出镇藩王,宗室后宫皆随同。

二十七日,刘骏立皇三子刘子勋为晋安王,皇六子刘子房为寻阳王,皇七子刘子顼为历阳王,皇八子刘子鸾为襄阳王。(皇四子刘子绥出继安隆王刘睿,皇五子刘子深早夭而未封)其中可见刘骏虽然偏爱刘子鸾,却也是在封王一事上未大失偏颇,刘子鸾往上的皇子悉数获封。

三月下旬,当朝皇后王宪嫄亲自到建康西郊行摘桑典礼,皇太后路慧男观礼。期间讨趣相随刘子业老实巴角的跟在自己母亲的裙摆后面,几乎寸步不离,女人也并不排斥少年的这种依赖感。王藻更是于事后亲自赋文,以此赞颂王宪嫄的母仪天下之姿。

四月,北魏太后常氏去世,后葬于鸡鸣山。刘宋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去世,其子褚渊袭爵都乡侯,刘骏着南徐州刺史刘延孙补之,刺史如故。

这段日子宋境内灾害频发,四月京师瘟疫,南徐、南兖二州发生大水灾,帝令各地州府遣粮接济难民,减免当地赋税。

七月,刘宋遣派使节回访北魏。不久开府仪同三司的何尚之去世,其孙何戢与山阴公主刘楚玉的婚事由此暂被搁置。暂不出嫁的刘楚玉时常邀请刘子业到玉华殿玩耍,刘子业滋味万千诸多难言,发乎情止于礼!尽量避免与之发展成厮混狎昵的地步。

这一年,北魏讨伐吐谷浑大获全胜,一路乘胜追击,哪怕魏军最终因为军中流行起瘟疫而不得不撤军返回平城,却也依旧掳掠获得了各种牲畜三十多万头。数月前于河西反叛的胡人首领也亲自前往长安自首认罪,拓跋嗣派出使者进以安抚慰问。

吐谷浑可汗慕容拾寅,左右迎合地分别接受刘宋和北魏所赐封的官爵,而且,其所住的居所和使用的车马都可以和皇帝的格式相媲美,北魏朝廷对此很是不满。

恰逢定阳侯曹安上奏表文请求讨伐吐谷浑,拓跋濬深以为善,遂派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新成督领统万、高平各路大军从南路出发,南郡公李慧督统凉州大军从北路出发,两军互为犄角,共讨吐谷浑。

同时,北魏自从崔浩之诛以后,史官废弃,从这一年开始正式恢复这一官职。

九月,刘宋朝廷改封襄阳王刘子鸾为新安王。大臣们都深知这是刘骏对刘子鸾的偏爱。且新安历史悠久,向来是汉晋古都洛阳的西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便是中原要塞,军事重地。但如今的新安仅为侨置,刘骏授封刘子鸾为新安王,寓意颇深。其中最为兴奋的当属王玄谟。

这位浓眉老人于当日煽然大呼:“陛下有意收复中原,实诚吾王彦德生之所幸。”但老人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妄自揣测。

十月,宋境西阳五水的蛮族再度发生叛乱,刘骏下令让沈庆之率领大军沿长江溯流而上,讨伐沿岸参与叛乱的蛮夷。

五水蛮,古代巴人的一支,因为居住在西阳(指永嘉后移置,治所在湖北黄冈东)五水(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而得名。

屡破诸蛮沈庆之在西阳中素有威名,因为他经常头戴一顶狐皮帽子而被称为苍头公。时人有道传言,诸蛮每见苍头公,都得尽数行稽颡之礼。而此次的沈庆之耗经一年有余的攻战讨伐才将叛乱悉数平定,俘获蛮民数万人。

通过这件事情,刘子业认为用武力屡次平叛诸蛮并非长久之计,难以根本解决侨置雍州内的蛮民问题,而是当以教化之功启蒙民智,但事关学养,所消耗的精力远比武力要付诸得多,但刘子业心里依旧埋下了笃定的种子。

这些年来,宋魏两国多有遣使互通,互通商贾,息兵养民,关系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