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补山,藏海,鼓浪屿之声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陈灏看着被海风肆意吹拂起头发的顾南溪,大声喊道。

    感受着附近人投来的目光,顾南溪气得腮帮子鼓起,连蹬两脚,直接把脸转过去。

    “不理你了!”

    打闹之际,鼓浪屿的轮廓也渐渐浮现在两人面前。

    轮船里的广播声也开始响起,提示着即将抵达他们此次的目的地。

    内厝澳码头。

    “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的,陈先生您客气了。”

    穿着酒店制服的工作人员将两个行李箱放上白色的摆渡车后,向酒店方向驶去。

    鼓浪屿上是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岛上只有一些几座的摆渡车(观光车,电动的)。

    杨子婧作为导游,这时候也问道:“陈先生,还是跟之前说得一样,不按照路线来走吗?”

    “对,不按照路线,不看地图,就闲逛,走到有历史的建筑或者景区,杨导你就开始讲解就行。”陈灏环顾着四周,眼神里充满着对这座岛的探索欲望。

    厦门其实不大不大,而鼓浪屿就更小了。

    鼓浪屿只比厦门大学本部(思明校区)大一点,差不多2800多亩地,至于厦门大学本部(思明校区)为2500亩地。

    既然如此,何必按着路线一个一个打卡呢?

    漫无目的的闲逛,或许才是打开鼓浪屿的真正方式。

    “好的,我明白了。”杨子婧很聪明的走到两人稍微靠后一步的地方,如果自己站在前方只会下意识的引导,不如把前行的主动权交给陈灏,等遇到需要讲解的地方再回到前面。

    内厝澳码头出来,入目的是一片两三层的矮房子,而一楼临街的偶尔会出现一些商铺,作为岛上居民的生活区,商业气息已经稍显,但比及龙头路好太多。

    这里原先很少会有游客在此登岛,因为猎奇的游客多了,也渐渐出现一些服务游客的店铺,大多为小清新风格的文创店。

    三人钻进一家又一家的文创店,本来空空如也的双手也多了两个提袋。

    没办法,女生总是难以抗拒这种文创店。

    兆和路到鼓声路的交汇处是一家美院:鹭潮鼓浪屿美院。

    陈灏却指着大门旁边的牌子,对杨子婧问:“杨导,这个美院为什么还挂着一个大学的牌子?”

    杨子婧解释道:“鹭潮美院创办于1952年,58年的时候更名为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再后面并入福州大学,也就是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后因为发展问题,工艺美术学院从岛上搬迁到集美区,这个校区便荒废了,现在相当于是一个美术馆的存在,不时会举办一些展览和画展。”

    “那考上这个学校的学生岂不是很安逸?身处在鼓浪屿这个环境里。”陈灏羡慕的说道。

    顾南溪反驳道:“那可不一定,岛上出行不便,想要玩都得坐船到中山路去。”

    “顾女士说得没错,”杨子婧诧异的看了眼顾南溪,对陈灏苦笑道:“对咱们游客来说,偶尔来鼓浪屿是挺悠闲的,但如果天天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其实挺煎熬,干什么都得坐轮船过去。”

    “这倒也是。”

    走过鹭潮美院的西门,前方的鼓声路是鼓浪屿岛边上的道路,旁边既是沙滩,沙滩的尽头是大海。

    如果从远处看大海,大海是湛蓝的,仿佛一块蓝宝石,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