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46 章 王子胜(2)

    在金陵这块地方,有四个家族常常被一同提起。即所谓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代代联姻,同进同退,在金陵拥有不小的话语权。只是由于作风问题,风评不怎么样。

    出了年,金陵的官员百姓们却渐渐发现了不同的地方。平日里整天在街上晃悠,斗鸡走狗、看戏遛鸟的纨绔里少了一批人。赌坊妓院里的熟面孔,只要是姓王的仿佛一夜之间都不见了。

    ……

    王家老宅东北角上新修了围墙,将几座小院并大片的空地圈起来,隔出了一大片宽阔空间,作为族学。乔喻每天都会过来转转,今日也不例外。

    不过这间院子里传来的并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整齐的脚步声伴着急促的喘息声。

    空地上,按着年龄分出的两队人正绕圈跑步。一队是二十以下,另一队年龄较大。乔喻没有打扰他们,只远远地看了一会儿就退了出去。

    出了这个院门往西,沿着整齐的青石板路,大约走上七八分钟,再过一座小桥就是个安静偏僻的小院子。

    这里方是念书之处。

    乔喻透过半开的窗户缝隙往里看,上面老先生正在讲解三字经,下面清一色半大的萝卜头们听得认真,其中一个随着先生的节奏跟着一起摇头晃脑。

    这位老先生是金陵本地的一位秀才,教书多年,以严苛闻名,乔喻废了很大力气才请了来。武课的师傅则是王家旧部里退下来的老兵。乔喻给的束脩高,很多人都愿意。

    两处族学建立时,各家都忙不迭地把孩子送了来。因为乔喻定的规矩,族学对本家的族人不收束脩,除此之外还包两餐。若是读出了名堂来,考中了功名,族里还会奖励金银田铺。

    肯来念书的都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大点的都选择了练武。

    王家人身子骨大多壮实,有许多练武苗子。乔喻打算将这些族人给王子腾送去,或者直接参军,有王家的人脉扶持,混个低级军官不成问题。

    这也是乔喻和几个族老商议时他们答应得痛快的原因。其实金陵的这几房同长房的关系已经渐渐远了,又没有出息的族人,只能仰仗长房度日。乔喻置办族学,是给了他们一条出路,他们感激还来不及。

    而对乔喻来说,办族学费的这点钱,和将来给这些人擦屁股填漏洞花掉的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

    有族学这个前提,乔喻再提出要整顿族中风气时,族老们无人反对,还都痛快地将自家几个没出息的儿孙交了出来,任凭乔喻管教。

    看完这两处,乔喻并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离开了。

    出了角门,一辆马车已经停在那里。乔喻新提上来的随从王石亲自赶着车将他载到了城外庄子里。

    这处庄子是乔喻新买的,虽然占地面积广阔,离北门也很近,地理位置极佳。然而田地贫瘠,不易种粮食,因此价格并不贵。

    买下这个庄子后,乔喻就请了几个工匠来,按照他画的图纸给改造了一下,不久前刚投入使用。

    马车才驶进庄子,耳边就传来了似有若无的哀嚎声。随着马车一路往里,声音就越大。乔喻淡定地听着,眉毛都不动一下。车厢外边,王石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耳朵。

    庄子的中心位置用围墙圈了起来,上面缠了荆棘。从唯一的一个小门进去,眼前的一切映入眼帘。

    七歪八扭的人堆里,乔喻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正四肢着地,跟烤糊了的烙饼似的瘫倒在泥地上、一动不动的王仁。

    “王老爷!”

    唯一一块干净的地面上,坐着一个断了一条腿的男子,名叫赵罡,三十来岁,一身腱子肉,气势凶悍。看见乔喻,忙撑着站起来抱拳行礼。这位也是王家的旧部,曾经是百户,由于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才早早退了下来。

    乔喻快步走过去按着他肩膀叫他坐下,自己也拎了张矮凳来坐在了他旁边,默默观察起来。

    场中约莫五六间房那么大的地面上,横放着一面荆棘墙,离地只几十公分,十几个人正趴在下面艰难地挪动着。动作十分小心,就怕被上面的硬刺扎到。筆趣庫

    其中,王仁爬到了最前边,正转过脑袋,一脸祈求地看着乔喻。要不是累得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此刻能直接哭出来。

    乔喻不为所动,侧身问道:“赵百户,还剩多少时间?”声音不大,却保证在场所有人都能听见。

    赵罡看了眼脚边的沙漏,答道:“还剩半刻钟。”

    乔喻点点头,耐心等着。

    王仁一个激灵,见乔喻不理他,一脸颓丧地将脑袋转回去,撑起手臂,继续往前一点一点地挪。后面的人见状,也熄了心思。

    然而沙漏见了底时,只有五个人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