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37章 十八根扁担起义!

    一三二一年七月三十日,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观众们顺着声源处望去,正见到一对穿着朴素的夫妇,抱着婴儿说道:

    “咱的儿子以后就叫——张士诚!”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转眼之间,张士诚和三个弟弟,开始了撑船运盐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家里依然穷得揭不开锅。

    “哥哥,再这样下去,咱家就啥也没了,你还要接济那些乡民吗?”

    弟弟看着哥哥张士诚问道。

    彼此的张士诚,享有“少有膂力,负气任侠”的盛名,他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

    面对弟弟的疑惑,张士诚毫不犹豫地说道:

    “咱家好歹还可以过活,可是邻家的徐老太爷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咱能眼睁睁看着他饿死吗?!”

    说着,张士诚捧着家里为数不多的米,毅然送给了徐老太爷。

    这位元朝末年的豪杰,在这一刻,真正走到了观众们的视线。

    世人大多只知道,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陈友谅,却根本不明白,朱元璋面对的是怎样的时代翘楚!

    也就是这宁可苦着自己,也会仗义疏财的贤名,让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极高的威信。

    “兄弟们,元廷无道,今日,你们便随我反了!”

    古今镜像之上,突然出现了张士诚揭竿而起的画面!

    此时,在张士诚身后,只有两个弟弟和李伯升等十八人,在泰州率盐丁,起兵反元!

    当观众们看到,一个盐民出身的人,居然在这种时刻一呼百应的时候,所有人无不瞪大了眼睛。

    “卧槽,不是说张士诚很废物的嘛,影视剧里都是这样演的!”

    “呵呵,兄弟您怕是有误解,张士诚光是一个高邮之战,都应该名留青史,而且应该被后世宣扬,只不过成王败寇,所有大家才宣传朱元璋罢了!”

    “就是啊,我也觉得张士诚颇有明君风范,他最后要是当皇帝,肯定也很不错啊!”

    “不对不对,高邮之战张士诚的确做了贡献,但那都全凭对手菜好吧!”

    “呵呵,楼上你咋不说全世界的胜利者,都是因为对手菜呢?!

    我觉得张士诚是元末最被低估的一个,高邮之战可是元末农民起义的转折点!

    洪武大帝能拿下金陵,都得多亏了张士诚!”

    在初步看到张士诚的魅力之后,许多原本跟风质疑的人,一时半会,竟不知道应该信哪些人的言论。

    而就在这时,陆鸣说道:

    “陛下认为,张士诚如何?”

    朱元璋看了一眼镜像上的张士诚,说道:

    “德行有余,文武不足!”

    “张士诚能做一个偏安一隅的诸侯,但是,做不了问鼎天下的君王!”

    “那高邮之战呢,张士诚可是在这场战争中,直面元廷正规军,并使元军主力伤亡过半!”

    “高邮之战?”

    朱元璋笑了:“若非元廷临阵换帅,换了兵家大忌,张士诚拿什么赢?”

    “是么?”

    陆鸣并未多说,只是只手一挥,镜像之上,出现了正在不断扩张的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