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三、蒋俊英(第二个漂女的故事)(4)

    六

    王雨生跟魏大成在几个乡的村办小学校转了一圈,秘密发展党员,然后回到家里。王大田老夫妻俩立即把蒋俊英的遭遇前前后后跟他说了一遍,要他对青皮季大胆进行伺机打击,出出胸中的闷气。王雨生听了后,安慰了二老一番,然后又问了一些徐家圩的情况,并答应给徐五虎写一封信,请他管束他的家丁,不可胡作非为。

    "你的信管用吗?"王大妈对季大胆恨得痒痒的,把季大胆的打击寄望在儿子身上。

    王道人瞪他一眼:"看你这老婆子说的,徐五少能不买雨生的面子!"

    王雨生问了蒋俊英在汊河尼姑庵里的情况,然后要二老对庵里多关心,家里粮食多,可以送些粮食去。接着,

    他说:"我明天回南京,跟汊河镇黄家商船走。"

    王大妈问:"听你爸说,你要转学到上海,有这事吗?"

    其实,王雨生是**的地下工作者,党组织调他到上海工作,他说从南京转到将去上学只是打马虎眼。

    第二天,王大妈烙了一摞面饼,又从夹墙里掏出五十块大洋,分别用腊染蓝花布包好,给儿子带上。

    王道人这人很有意思,他虽说把《道德经》背得滚瓜溜熟,粗懂黄老之学,是道家的信徒。但他并不全信"清静无为"之说,很重视人际关系,他与汊河镇的黄家关系不错,平时在生意上与黄达先有来往,他买黄家店里的洋布,洋火,洋钉,黄家收购他家油坊里榨出的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他想今天让黄达先与路人看看他的仙骨道风。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一个细节,他骑着大叫驴灰乎乎地跟在儿子后面,更显出骑在大白马上的儿子高大,挺拔,英俊,让路人对王家产生一代胜过一代的印象。

    他从路人的目光和打照呼的话里充分感受这一点。

    "王道人,你这在读大学的儿子真帅啊!"

    "是吗,是吗?"

    "王道人,雨生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一脸豪气,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啊!"

    "嘻嘻,嘻嘻。"

    王大田听到村人许多赞美之声,像是吃了蜜糖,心里舒服极了。

    到了汊河镇黄家,王大田把大白马大叫驴拴在黄家门前的拴马桩。汪家在镇上是首富,院子是三进两厢,八字门外有一片柳树林,树荫下有一排青石拴马桩,那青石桩穿绳洞被缰绳磨出深深的印痕,据传那些拴马桩是黄凤岐的高祖父置下的,他是清代的榜眼,到了黄凤岐父亲这一代人才走下坡路,没人做官,下海经商。黄凤岐父亲黄达先排行老大,在汊河镇做生意,开洋布行,老二黄达聖在上海经营酒家,老三在镇江做南北货买卖。兄弟三人生意都做得不小,尤其是黄达先生意做得大,他拥有船队。黄达先做人不同凡响,他以商会会长的身份广交朋友。他的口头禅是:身怀一技以糊口,拥有朋友方得富。他是位路路通的人物,帮会,土匪,军警,方方面面都有能说上话。

    黄达先听说王雨生来搭乘他家的船,十分高兴。他觉得一个青年在江南闯天下,将来的前程无可限量,值得交结。他令丫头泡上龙井茶以候,听到小厮报告王雨生到了大门外,便趋步迎出了二门。他刚出二门,弹眼见王家父子已来到面前,便连连打拱:"失迎,失迎,里面请。"然后对王大田说:"王老兄,这是你家大公子?"

    王大田答道:"是呀,这是犬子雨生,跟你家船去上海,给黄会长添麻烦了。"

    "那里,那里,小女路上正缺少人伴呢。"黄达先向厢房里喊道:"客人到了,你们怎还不出来啊?真不懂礼数!"

    魏大成与黄凤岐在丫头小姐们簇拥下,从红木嵌玉石屏凤后面转了出来。

    魏大成说:"姨夫,我们都是熟人,客气什么。"

    黄达先:"什么,你们在哪认识的?"

    魏大成解释道:"我跟雨生是好友,前几天一道看戏,大家就认识了。"

    黄达先笑道:"这就好,在外多个老乡照顾。"他举一举茶杯:"大家请用茶。雨生,你在学校是学什么的?"

    王雨生:"我在大学里是学数学的。"

    "数学是干什么的?老朽不懂了。"

    黄凤岐解释道:"数学哪一行都用得上,用场可广呢。"

    黄达先对数学太陌生,他自嘲道:"老朽落伍了,我以为数学是拨算盘珠子,做会计呢。现在,数学也是一门学问了。"他转过脸问女儿:"凤岐,你到大学里选择学科,可请雨生参谋参谋啊?"黄达先因为没有儿子,他把这个女儿当儿子来养,宠着她。"我家世代为官,只是到了我这一代从商,没出息。要是金凤是男孩,我希望她去学武科,将来当个将军。"

    黄凤岐一笑,心想我学啥不要别人插嘴。她是有主张的女孩,她主意已定,想学法政,将来当县长,她希望把自已打造成领袖人物。她穿一身大袖大裤脚的杭绸褂裤,耸着眉骨,扑闪着金鱼眼睛,紧闭的嘴唇边显出一条阴线,让人感到她果断,智谋,有风范。她刚要说话,这时,魏大成插话说:"姨夫,眼下政府如此腐败,当官也是个贪官。"魏大成身材瘦小,黄脸壳儿,戴着眼镜,为人低调,他到哪都难得说话。他说了这几句话见黄达先不悦,便退到后面坐下。

    做官问题本可讨论下去,这时张管家来请示,船老大说货己装上船,问何时起锚。黄达先说即可起锚,他又关照管家要多派几个家丁跟船,路上当心土匪,尤其是百草湖里湖匪多,要注意防范。

    到了船上,黄凤岐住在后舱楼里,王雨生魏大成住在前舱,黄达先说让他们住在一条船上可以互相照顾。这对青年们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他们可以讨论学问,也可以切搓棋艺。刚才魏大成在厢房里介绍王雨生的时候,说到王雨生围棋下得好,黄凤岐就拍手说,她正愁路上无聊呢,这下好了,可以向王先生请教棋艺了。其实,刚才他在楼阁上望见王雨生骑马而来的时候,胸中忽然涌起一股热流,好像有一阵风暴掠过心头,她呆了好一阵子。丫头莺儿当时注意到她面部表情的变化,问她怎么了?她掩饰说是要更衣了,心不在焉。黄凤岐进了楼舱,便把绣花镶袖大衣襟的乡居衣裤换了,穿上短袖褂,戴上法兰西的罗宋帽,叫莺儿把皮箱里的白朗宁手枪取出来,挂在舱楼的窗边,又把羊毛绒毯子铺开来,这才出舱与父亲告别。

    随着汽笛鸣响,黄家船队离开码头。

    黄凤岐令丫环莺儿在舱楼前的甲板上摆上条桌,放好棋盘和茶具,放上一盘茶干,一盘豆沙糕,一盘瓜子,一盘花生米,然后去请王雨生与魏大成。

    魏大成说:"表妹,我们还要请吗?你只要煮好茶,摆好棋,我和王兄会不请自到的。"

    黄凤岐朝着王雨生仰起了笑脸,一脸灿烂。她觉得他俩很有意思,魏大成瘦小精干,王雨生高大帅气,两人相得益彰。

    莺儿倒好茶水,向他们招手。待大家围在条桌边坐定,王雨生说:"我们先聊天再下棋,如何?"

    魏大成说:"王兄,聊什么你出题?"

    王雨生朝黄三小姐笑笑:"西方凡事女士优先,请你出题?"

    黄凤岐觉得他思想新潮,想了想笑问道:"二位先生,你们看我学什么专业好呢?"

    王雨生:"令尊不是要你学法政吗?确实中国太需要法律了,中国要走向法制国家,这就需要法学家啊。"

    黄凤岐转脸问魏大成:"大表哥,你看我学什专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