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3、悲母逝感父恩义

    而那个答应照顾周暖暖的男人周昌,也就是她以后的父亲,这些天不停的忙碌着,即使一切从简,他也不忍心委屈恩公的夫人,在这个刚般来的村子里努力让娘走的风光一些,为娘弄的体面一些,周暖暖在醒来时不只一次听旁边的妇人言谈之间对娘的羡慕,说他是个难得的好男人。

    这么疼爱妻子,而他在这么忙碌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照顾周暖暖,空下身来就跟妇人们学习怎么照顾孩子,周暖暖努力忽略自己一个大人却变成一个奶娃娃的尴尬,幸好她不那么倒霉,控制不住大小便,可以尽快解决,没有发生尿床等等事件。

    而当娘的丧事全部办完,家里恢复平静,也没有妇人来照顾她之时,周暖暖已经朦胧的能看到点影像,能够分清光和暗,甚至能隐约看到她现在的父亲脸上的憔悴,他大约四十左右的年岁,两鬓斑白,肤色黝黑,额头还有三条淡淡的皱纹背微跎,一看就是辛苦劳动的人。

    他是一个好人,娘安葬之后,家里再也没有外人,他却依然细心的照顾着周暖暖这个孤儿,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不嫌婴儿的吵闹麻烦,不管周暖暖是安静还是吵闹,他一直慈祥的笑着,周暖暖也在心底认了这个知恩义的人做这一生的父亲。

    自娘安葬好之后,周父为了方便照顾周暖暖在家里畜养了几只家禽,每日就在我冥想之后到院子里做些木匠活,赚取一些生活所需,周暖暖也从未见他用过娘所说的金银细软之类,每日他除了给她准备些羊奶,鸡蛋羹等吃食,自己却只吃些粗杂干粮和野菜。

    每月攒下些铜板就只舍得为她买些吃食补养身体,担心其没有母奶喝身体会不好,自己却穿着补丁罗补丁的衣服,每日省吃简用,交些赁房钱后,除了因为她就再也舍不得花一分钱,而周暖暖在这些日子里经过听、看和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重生到了元顺帝至元四年。

    这里是陕西汉水边,仙人渡口旁的一个小村庄里,可惜世道艰难,人人生活不易,就在着一年多的工夫就见过好几次元兵到了农家抢了些鸡鸭,等家畜就走,不顾村民的死活,甚至村民一反抗就往死里打,法律和平丝毫不见,难怪元朝会亡。

    听邻居们的言谈周暖暖知道爹是这里出生长大到十来岁的,后来父母双亡后跟随木匠师傅到处行走,招揽活计,这是自爹走后三十年来第一次回来,还是在她出生的半年前带着乔装的娘一起来到这里的,娘动了胎气无法赶路。

    爹的祖屋早已经化做黄土,草丛,破败不堪,才在这里赁了栋木屋居住,自周暖暖出生后,爹依靠自己的木匠手艺帮邻居修补些家具,船只,放养一些家畜过活,可惜也被元兵掠夺过几次,生活很贫苦,周暖暖现在只是一个连走路都费劲的婴儿,丝毫帮不了他。

    她甚至曾经不顾颜面到处攀爬寻找娘留下的财务,想让爹过的不要这么艰辛,可惜她低估了古人藏东西的智慧,一直都没有找到。日升月落,四季交替,时光如梭,周暖暖终于在爹给她过周岁生日时候张口喊出了爹,虽然她早就学会了说话。

    经过冥想的修炼,记忆没有丝毫忘记,还有了过目不忘的强悍学习力,身体也很健康,手足的力气甚至可以比七八岁的孩子还强,这也许是重生,或者冥想的力量吧!要知道周暖暖这时才一周岁,虽然平时自己也偷偷的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

    练习走路说话,只想早些张大好能解决家里的困境,让爹活的舒适一些,忘不了爹听周暖暖喊他时的开心和激动,他微跎的背,通红的眼让周暖暖知道他有多么开心,他是一个少言寡语的父亲,平时甚至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话。

    周暖暖见他那么开心就经常在他面前说话,从开始的一两个字,一两个词,慢慢连接加快语速,只不过周暖暖前生习惯了讲普通话,即使现在装着学说话也是普通话的语调,说不来爹的口音,周父刚开始是很惊奇,他虽然会说京话,但是在家里很少说,不知道在哪学的。

    村子里可没有第二人会说,后来见她没有表现出特别之处,也只以为是其亲生爹娘的在天之灵保佑才会如此,古人比较迷信,也就不怎么奇怪了,周暖暖虽然大学毕业,但是对古文没有丝毫研究,而爹因为学木匠手艺,有时需要看图纸,竟然识的汉字。

    周暖暖也是在一次邻居大婶让爹给她看信时才知道的,从那之后她又缠着爹教着写字,爹刚开始有些犹豫,后来看周暖暖恳求的样子,还是同意了,每天一空下来就教她学习认字,写字,因为条件有限,买不起笔墨纸砚,只能以木条在地上涂写,总算把基本的常用字识的大概,许多古字也可以凭猜测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