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十五章 专业的精神

  杨树当即宣布:“虽然时间有点紧,为了好看, 我们还是十二月二十号开机。”

  这算是侵犯隐私吗?

  运动员为了比赛而不得不服药调整生理期,相比较之下女演员的付出要小得多。

  刘漫和江诗语都是专业人士,被杨树公然计算这个期那个期,还是有些尴尬,但也无可奈何。

  开拍前的三天先定妆,作为《美人税》里的美人,江诗语和刘漫的造型、妆容都必须经得起严格考验。

  毕竟是美人税,容颜缺乏说服力作品就立不起来了。

  江诗语平时喜欢长发飘飘,杨树要求扎了起来,露出额头清清爽爽。

  人的眉眼最有表现力,除非剧情需要,否则遮挡不是明智选择。

  杨树一直很难理解有些男演员把头发垂下来遮住一只眼的造型,明明不利于表演,而且显得娘,却以为挺酷。

  许多观众也都有一个困惑,某个演员在剧中的妆容、造型非常好看,几乎能表现出所有优点。

  然而演员在生活中却偏偏选择另一个样子,甚至风格迥异,效果看上去差许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是审美水平以及个人喜好问题,演员的自我认知和期许和观众不一样,他们觉得自己选择更帅或者更好看。

  宫雨青为江诗语和刘漫都各设计了五六种妆容。

  杨树对妆容非常挑剔,始终在现场盯着,每个细节都不放松。

  每出来一个几乎是捧着脸研究,仿佛捧着精美的瓷器。

  宁淞则为每一种妆拍照录像,之后再对比、研究、选择。

  每次刘漫和江诗语都默默地仰起脸,显得十分乖巧。

  两人的定妆改来改去整整花了一天,到晚上九点多才最后确定。

  晚上回到家,刘漫忍不住感慨:“我本来是学导演是支配别人的,结果现在变成被无限支配的女演员,有那么一会我真怀疑自己可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话显得意味深长, 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许多导演有很强的支配欲,甚至干涉演员拍摄期间的日常生活,的确很容易建立起类似斯德哥尔摩的效应。

  接下去的两天都是排练,刘漫和江诗语这些天在家就已经在杨树指导下把台词都过了两三遍,主要是和其他演员对词。

  这三部戏的其他演员基本都是江诗语的同学,除了饰演《美人税》里的同事、警察,以及《未来同学会》里其余的两男一女同学。

  需要的龙套演员都已经联系好了,《美人税》里还要几个白人、黑人演员,宁淞拍广告认识不少模特,其中东欧的既漂亮又便宜,黑人模特虽然很少用,但联络也不难。

  年轻人在一起合作非常有活力,准备工作相当顺利,十九号下午把设备拉了回来。

  万事俱备,二十号凌晨天蒙蒙亮,《世界奇妙事件》第一季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