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九章

    显然叶薇和杨振东等人的努力推广手段十分见效,第一天就赢得了开门红。

    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二厂就不停的正式签单,基本上很多客商都是咨询一番后直接拍板。

    想来这些人应该在第一天就已经来观察过,逛过大部分展位后发现二厂这些产品确实别具一格,才下定决心又转回来采购。

    效率十分高效。

    短短三天,二厂全年的工作生产都安排出来了。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客商不停要求下单,并且不接受时间过长的出货期。

    要知道杨振东已经全力压缩所有生产环节,目前这些就是二厂的生产上限了。

    而且说实话,这些出口订单并不轻松,做成之后光是国内的各种质检监督就非常严格,更别提以挑剔仔细闻名的岛国外商。

    除了原本的订单数额外,他们还得留出富余的产品以防万一。

    可厂里的原材料真不一定够用。

    顾问团的高峰这时也收了到消息。

    二厂只是高峰负责的几个特招厂商之一,尽管他非常欣赏叶薇的创意产品,可到了花城后,他还得负责其他团队,因此只在展会前的学习期间露过一面就没了踪影。

    杨振东开展前的特殊安排没想过找他去依靠省厅的力量。

    反而干脆和供应商们联合起来直接找了主办方负责人,单纯凭参展商身份提出请求。

    所以,在收到二厂这边连连不断的订单后,不只是高峰意外,整个省外贸厅都觉得惊讶不已。

    和展会统一订单处理部门确认过合同的有效性后,高峰第一时间找了过来。

    一到现场就看到忙碌不堪的二厂几人,再一细听,发现杨振东居然在拒绝订单!

    也是巧了,正好有个穿袍子的外商看中叶薇设计的一组亮晶晶的贴片立柜。

    不过因为这个做工要求高,按照如今的订单安排,二厂肯定排不出人手来做这套家具。

    所以在听到客商的订货量后,杨振东实实在在的拒绝了。

    当时高峰就有点急了,怎么能推辞订单呢?!这可都是外汇!

    不过到底是省厅的领导干部,不至于当场冲上去插嘴干预,而是认真听杨振东同那个外商解释这款订单已经排满没法生产。

    然后他还不忘给这位外商推荐二厂其他相似款商品,并重点提到:“这款也剩不了多少了,马上有可能被订光,再生产起码得明年,而且到时候估计我们会换别的样式,不一定会重新补货,也许这就是珍惜款设计了。”

    接下来,高峰便看到这位采购商问了几句就急冲冲地把剩余产品全拿下了,跟以往为了一点价格差不停扯皮完全不同。

    这时杨振东几人送走客商后也看到了高峰,连忙把人迎到小展台中间摆放的座椅处寒暄起来。

    ……

    高峰保持着一贯的利落作风,开门见山问道:“你们是怎么把东西卖的这么快、这么干净的?我刚才看了你们的报价,可不低啊。”

    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此时杨振东完全没了心理压力。

    大大方方将他们与16家参展商们联合起来找主办方寻求推广帮助,还有在出租车上摆放样品和展位信息的种种安排都讲了出来。

    杨振东略带骄傲的补充道:“当然还是得自家产品过硬才能真正留住客人,跟我们一样处境的其他偏僻展位虽然也有了人气,不过都不如我们订单出的快。这都是因为我们的产品独一无二,且十分符合采购商的购买期望,不然我们就算能卖出去也得被人往死里压价。”

    知道了二厂的成功‘秘诀’,高峰问过杨振东之后,当即就让秘书先回省厅临时工作办公室汇报,然后他开始拉着杨振东商量起联合生产的想法。

    其实这就和杨振东一直将二厂订单的基础部分分给周边乡亲们一样,也是那个黄红旗‘吞并’小厂的变相升级版。

    高峰作为省贸易厅的主要领导之一,当然见不得外汇订单因为生产力的问题错失掉。

    二厂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只要原材料和人手充足,随便一家技术达标的厂子就能生产。

    在估算了全省范围内的木材产量和除二厂以外的几个木器厂生产规模后,他忍不住想借二厂名义签下出口订单,然后将这些订单分包给其他厂子生产。

    这样既能创汇,又能带动地区的经济生产力,简直是天赐良机、一举多得。

    杨振东一看到高峰就知道了他接下来的想法,不过他也没有什么不甘心的。

    他有心理准备,二厂能一飞冲天,自然就得带着兄弟姐妹们共同发展进步,吃独食是要不得的。

    这年头为国家做贡献的想法很朴实真诚,老百姓大多都愿意服从组织安排。

    况且分给省里其他厂子起码还能把握住主动权,要是被动‘配合’那些真正大厂,没准都能直接被人家给合并成分厂。

    因为二厂的出色表现,省厅几位领导迅速上会讨论后,直接和省里其他木器厂沟通。

    了解了对方的生产条件和产能,派了专员坐镇二厂展位,开始继续接单。

    好在这里签单的许多信息都不对外公布,所以杨振东他们不用担心之前自家说产品不多后,那些已经订好货的采购商们会知道他们的真实产量,签单的时候也留意了这些客商的信息,绝不能暴露他们新增货源的安排。

    到了这时候,其实不怎么需要叶薇和叶向辉他们‘打杂’了。

    毕竟专员带队坐镇,工作安排上比他们专业多了。

    而且叶薇也有些疲于应对这些重复量大的工作,尤其她还得装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