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十七章热血少年

    将火药配方等资料交给李世民后,李医就离开太极宫,带着礼物出门去拜访众多勋贵和文武重臣了。

    他第一个去拜访的,是卫国公李靖。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靖也算是他的半个师傅。

    这次他在辽东战场上的杰出表现,在世人看来,跟李靖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但李医自己知道,自己这些表现,其实跟李靖没太大关系。

    关于这点,李靖也很清楚。

    他来上门拜访,让李靖和红拂女都有些意外,也为之惊喜不已。

    收到消息的李靖,立刻大开中门迎接,就像迎接一名亲王一般。

    事实上,在李靖和其它文武重臣的眼里,李医现在的地位已远在亲王之上,也就比当今太子地点有限。

    当然,他的爵位还相差好几个级别。

    不过李靖他们都非常肯定,等祭天大典结束之后,李医的爵位肯定会更上一层。

    甚至连升两级,直接成为王爷,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见到李医的一刹那,李靖立刻走上前来,赞赏不已地说道:

    “你小子在辽东的表现实在太惊艳了,对于火器的运用,更是无人能及,也令人叹为观止”

    “老朽打了一辈子仗,但从来都没想过,仗居然还能这么打,居然能如此摧枯拉朽般地攻陷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

    “让老朽更没想到的是,天下居然居然会有火炮这种无坚不摧的犀利武器,看来我是真老了啊!”

    李医轻声笑了笑,随即恭敬地说道:

    “小子之所以会有此表现,全是因为卫国公教导有方,小子才能活学活用,将学到的那些东西用于实战”

    “国公大人虽然年事已高,却老当益壮,即便待在长安,也能发光发热,为我大唐出谋划策,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好一个活学活用,这是兵法的关键,难怪你小子能带兵横扫辽东,果然是个军事天才”

    “好一个老当益壮!老朽虽然已无法上马杀敌,但脑子还好使,还能为大唐贡献力量”

    说着,李靖就要拉着李医进门。

    就在此时,红拂女却走上前来,一把将李医搂在了怀里。

    “谢谢公子,帮老身教导晚辈,业成那小子能有今天,全赖公子教导和提拔”

    “还有我家老大,在吴郡也多亏公子照拂,日子才能过的如此轻松,老身在此谢过了”

    红拂女所说的老大,是李靖和她的长子,因为跟李承乾走的很近,所以受到牵连,被流放到了吴郡。

    李医到杭州后,虽然明面上没有接触李靖的大儿子,私下里却给了不少照顾。

    正因为如此,红拂女才会这么说。

    事实上,他给李靖一家带来的好处,又何止这些。

    李业成在军中能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冉冉升起的少年将军,离不开他的指点和提拔。

    而李家在杭州附近的一千亩茶园,给李靖家带来的收入,更是非常惊人。

    当然,李医还是跟以前一样,非常恭敬和谦虚。

    “国公夫人谬赞了,只要还是业成自己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几句客套后,李靖夫妇就带着他走进了卫国公府。

    跟在后面的李靖长孙,李业诩,此时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与此同时,他也满眼懊悔之色,后悔当初怎么没有跟着李医混。

    此时,李业成并不在卫国公府。

    那小子只是回家住了一晚上,一大早就赶去军营了。

    现在各卫都在统计上报战功,准备论功行赏,他哪里敢离开。

    他虽然不在卫国公府,他老子李德奖却在,而且一直跟在李医身边。

    此时,李德奖自然是一脸灿烂的笑容,与有荣焉。

    行进途中,红拂女不停上下打量着李医,啧啧不已地赞叹着。

    “一年多不见,公子竟长高了这么多,而且壮实了很多”

    “由此可见,公子他日一定会长成一为仪表堂堂的昂藏七尺男儿”

    “就是不知道,公子的武艺是否有所精进,老身待会要跟公子过过招”

    听到这话,李医只能无奈地点头答应。

    没办法,这位闻名天下的女侠,就是一个武痴。

    即便现在年事已高,李医每次来拜访,都会被拉着过过招。

    对于这件事,李医早已习惯。

    今天来卫国公府拜访,也做好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结果就是。

    他被直接带去了演武场,跟红拂女在演武场练了一会。

    此时的李医,武艺早就远远超过了红拂女,却不得不收着,陪这位女侠玩耍一阵。

    最终他和红拂女打了个平手,皆大欢喜。

    当然,站在一旁观战的李靖和李德奖等人,都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却都含笑而立,谁也不说破。

    对李医愿意陪着老小孩似得红拂女一起玩耍,李靖他们都心怀感激,也非常赞赏。

    等离开演武场,进入会客厅,李医又落入了李靖的手里。

    李靖拉着他,一个劲地询问他在辽东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在各场战役中是如何佣兵的。

    尤其对于他如何指挥火器营作战,李靖更是非常感兴趣,事无巨细地询问着。

    光问还不过硬,他还拉着李医去家里的沙盘室,在辽东沙盘上复盘每一场战役。

    李医没有丝毫隐瞒,将自己参与指挥的每一场战役的过程,都告诉了这位大唐军神。对于他所表现出来的指挥才能,李靖赞不绝口,直言他不愧少年军神的称号。

    而火药武器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威力,则让这位大唐军神震撼不已。

    跟李世民等人的看法一样,在了解了火药武器的巨大威力之后,这位大唐军神断言。

    战争的形态已彻底改变,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已随着火药武器的横空出世而到来。

    在这个新时代里,他们这些在旧时代纵横天下的名将,怕是已跟不上形势,会逐渐被淘汰。

    新上来的青年将领,很快就会取代他们,成为大唐军队的中流砥柱。

    他们这些昔日名将最好的去处,就是总参谋部,以及各级参谋机构,为后辈出谋划策,贡献一点余热。

    说这番话话时,李靖并没有多么失落,反而在为大唐军队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这也正常,他早已退出一线,现在是大唐军队的总参谋长,已处于无欲无求的境地。

    真正感到失落,感觉危机的,是军中现有的那些高级将领。

    李医在卫国公府待了一个多时辰跟,方才告辞离开。

    接下来,他又去了长孙无忌的赵国公府,以及另外几家勋贵府上拜访,拜见各位长辈。

    其中也包括苏勖,跟他在辽东征战,又跟着来到长安的两位舅舅,都住在苏勖府上。

    无一例外,他每到一家,那家勋贵都会大开中门迎接。

    而且是由家主携夫人和长子恭迎,即便长孙无忌,也是如此。

    此时,朝中所有人都看出来了。

    虽然李医还不是王爷,爵位很低,但他在当今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却非常高。

    就算当今太子,在陛下眼中的份量,恐怕也没有他重。

    放在朝廷之外,在大唐民间。

    公子李医的大名早已传遍天下,深入人心,几乎无人能及。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当今皇帝陛下,再也没有人比他更加著名。

    有些大唐百姓或许不知道当今太子是谁,但绝对没有人不知道公子李医。

    拜访完这几家勋贵,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当李医带着一众手下赶到永安门,准备返回太极宫时,却发现,永安门外的大街上挤满了人,足有二三百号。

    这些家伙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正是满腔热血的年岁。

    其中很多家伙都是各家勋贵的子弟,不少人李医都认得。

    虽然聚集在永安门外,这些家伙却很守规矩,并没有太过喧闹,或者惹是生非。

    事实上,他们也不敢。

    一大群金吾卫的武侯就在不远处盯着,他们要敢在这里惹是生非,就等着挨揍吧。

    看到李医回来,这些家伙立刻呼啦啦涌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