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心服口服

    果然,杨爱梅和接生婆到杨家大院几十分钟后,毫无分娩征兆的唐一清,就顺顺利利产下了一名漂亮的男婴,这让所有在场的人对杨爱梅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其中,也包括杨大雷。

    那以后,人们对杨爱梅口服心服,杨大雷自然也再不说要将姐姐送派出所的话了。

    每次杨爱梅一回娘家,左邻右舍的人们都欢呼雀跃,竞相求教。

    大家请教的问题五花八门,取名的,求子的,求财的,问姻缘的……举不胜举。

    杨爱梅在力尽所能帮大家排忧解难的同时还不收钱财。

    这样的好事一传十,十传百。

    杨爱梅就也和父亲和哥哥一样成了方圆百里的名人。

    很多在省城和外省的人都莫名而来。

    说来也怪,那些看似无药可医的绝症病人和疑难杂症,只要杨爱梅说能帮忙的,一定药到病除,厉害到让人难以置信。

    “杨爱梅为什么突然就有了这出神入化的超能量?这种超能量能否帮大家发家致富——”

    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对杨爱梅动起了心思。

    于是,这些人开始明里暗里套路她。

    有的人直接表示想跟杨爱梅当学徒,有的人愿意花重金请杨爱梅去省城坐诊或开店……对于这些邀请,杨爱梅都婉言谢绝了。

    关于爱梅为什么突然有了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说起来让人匪夷所思。

    和真正远嫁的姑娘不一样,虽然大家都觉得杨爱梅嫁的不近,但与那些从千里迢迢的外省,嫁到名人门的媳妇们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的事情。

    杨爱梅的婆家同样在地处偏僻的本县农村。

    那是一个被名人门人们认为是“老鹰不拉屎”,但却山清水秀的穷地方。不是名人门人们内心盲目的优越感在作怪。平心而论,无论是其地域的偏僻程度,还是人口的稠密度、以及人们在生存和劳作的难易程度上看,名人门的优势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虽然,二者在以上几处无法相提并论,但要论风景的秀丽与地势的险要,名人门只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

    如果说名人门那些平缓的坡地,足以让一辈子生活在平原的人们欢呼雀跃的话,那杨爱梅家四周那些奇山迤石和悬崖峭壁,绝对会让他们望而生畏、叹为观止。

    和众多一家一户散落在大山深处的人家一样,杨爱梅家的环境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房前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从人口密集的上游,经杨爱梅和几户邻居的家门前直通下游的峡谷。

    房子背后是巍峨的大山,大山中间恰到好处地开了一个豁口。

    豁口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类似弯月一样像南延伸的弯沟。稀稀落落的人家,就在那些弯沟处扎下了根。

    那些人家,与山下一路向南的峡谷既遥遥相对,又平行延伸。

    直到一个陡峭的悬崖出现,峡谷也随之结束。

    然后,再穿过一条大公路,就属于名人门的地界了。

    和前些年没生到儿子的弟媳唐一清一样,因为只生了四个女儿而备受煎熬的杨爱梅,不仅常常要看丈夫家人的脸色,还要面对来自左邻右舍的明嘲暗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