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章 挑战

    “那我试试看吧——”

    杨爱梅没想到平常和她关系最好的弟弟杨大雷,偏偏在这个时候同自己叫起了板,她紧张地看了看大家,迟疑地接下了挑战。

    这无疑是一个难解的难题,杨爱梅的心里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好吧,那我们就等着看结果,其他的不多说。”杨大雷不顾姐姐的反应,斩钉切铁地说。

    大家都知道杨大雷和杨乡长一样的坏脾气,有些同情地看看心虚的杨爱梅,再看看杨家其他兄弟姐妹的脸色,暗暗替杨爱梅担心。

    谁不知道杨乡长那个腰伤,是要陪他到死的绝症。

    多少年来,给杨乡长看病的医生不计其数。

    名人门一个和杨乡长病情一样的女病人,多年前都不在人世了,杨大雷这不是存心让自己的姐姐难堪,是什么呢?

    关于“问仙”的过程,杨爱梅和其他又唱又跳的职业“半仙”不一样,安安静静地很有趣。

    那是近似于在沙地上写字或画画的活动,程序十分繁琐。

    活动一般选择在夜间进行,白天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杨爱梅接下了“战书”,杨乡长父子也懒得再管她。

    于是,女人们神神秘秘地催促杨爱梅,想看看她到底如何给杨乡长治病。

    杨爱梅有些无奈,提着胆子吩咐起大家来。

    “问仙”活动中,小型竹簸箕、红线和面粉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还需要一根竹筷,首先得把红线缠绕到筷子的一头,然后再把粗的一头固定在竹簸箕边缘的某个地方,面粉均匀铺撒在桌面上。

    准备工作做好后,由两个人一左一右抬着竹簸箕朝天空挖三下,嘴里说着:“有请仙姑”然后开始回屋,依然由两个人抬着簸箕,让筷子在撒满面粉的桌上写字。

    一般情况下,大家问什么,仙姑就写什么。

    仙姑写的字通常是繁体字,有时候大家认不出来,仙姑就会改作画图;如果大家不认真,仙姑就会发脾气,乱画圆圈。

    也会有仙姑不动笔或是生气的时候,那就要去请第二次,第三次,总之有趣得很。

    一切布置就绪,“把戏”开始了。

    活动地点,就设在杨乡长夫人有些昏暗的卧室里。

    好奇的人们围在撒了面粉的桌旁兴致勃勃,七嘴八舌。

    桌子是刚才吃午饭时候用的一张方木桌,红线是刘香香从自家蚊帐钩上取下来的,簸箕是从陈二婶家借来的。

    为了观看这神奇的“把戏”,大家可谓齐心协力,劳苦功高。

    “什么情况,一动不动的!骗小孩的游戏!”看“仙姑”迟迟不在面粉上写字,杨大雷没了耐心,带领着一群男人走出门去。

    杨爱梅沉默着,示意大家关上门,并保持安静。

    方木桌旁,一脸虔诚的杨爱梅对着桌上的竹簸箕,轻轻说着悄悄话。

    昏暗的房间里,竹簸箕在大家注视下,依旧纹丝不动。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动了,动了!”突然,抬着簸箕的刘香香像发现了一窝老鼠崽一样,兴奋地低喊。

    女人们大气也不敢出,张大嘴巴,紧张得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簸箕和筷子,杨爱梅示意大家把电灯拉开。

    果然,簸箕慢慢动了,那当做笔的筷子不紧不慢地,“咯吱咯吱”在面粉上写下了龙飞凤舞的一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