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旧事

    不一会儿,只听得环佩叮咚,应是谢老太太和主母余氏到门外了。

    谢遥寻思,书上说古代女子的玉佩是用来压裙子的,称作“禁步”,可以通过声音齐整还是杂乱,判断女子的行动举止是否得体。听这动静,这两位应该是着急得很。

    只听夫人说道:“快请。”丫鬟一掀帘子,谢老太太被余氏扶着走进来。

    两人与夫人见完礼,谢老太太便陪笑道:“今日府里几个孩子胡闹,倒叫夫人与世子爷笑话了。如今五丫头叨扰了夫人这许久,我们便来领她回去。一会儿花厅里开宴,还请夫人赏光。”

    夫人道:“这是自然。”笑着往谢遥这边看了一眼:“谢五姑娘甚是乖巧,我喜欢得很,何谈叨扰呢——说来也怪,现今女孩子大都比男孩子懂事。有些比她还大的少爷们,虽说已经开蒙读书,却一概不知人事,打猫骂狗的,欺负弟妹的,都不稀奇。你们说可是?”

    谢家婆媳面面相觑。这话已然说得明白了,也不必装傻。余氏低了头:“夫人教训的是。妾身管家不严,致使子弟行为无状。以后定当好好训诫。”

    谢老太太一瞥她,忍不住说道:“通儿自幼是我教导,从来都友爱弟妹,没有犯过错的。自从他跟余家那孩子每日一同上学一同玩耍,就被带偏了性子。再不管教,以后再大的笑话还有呢!”

    谢遥一惊,素来知道这婆媳两人不对付,但能在外客面前这样说,也算一个人间奇葩了。只求余氏头脑清楚,不要再生风波。

    只见余氏深吸一口气,憋出一句话:“妾身自会与哥哥说,好生管教慎堂这孩子。”

    夫人面色和缓,打个圆场:“也罢。谢五姑娘与我甚是投缘,这几日要多劳她陪我解闷儿。晚间花厅之宴,我随后就到。”

    谢家婆媳知趣退下。谢遥似乎看见余氏把身上的袄裙都抓出了褶皱。

    唉,又生气了。

    穿越来这两个月,除去最开始在床上躺平休养的几天,在谢遥的印象里,余氏已经和谢老太太置气了几回。

    谢遥自己在现代虽然未婚,但周围已婚的闺蜜、同学不少,深深了解婆媳之间有些弯弯绕绕很难免。但她依然觉得,余氏这日子过得挺难。

    这段时间,她经常向屋里紫苏、红叶两个丫鬟打听府里事情。紫苏还稳重些,有些事情不去过问,就算知道也不多说。红叶却是个爱打听的八卦性子,又觉得姑娘岁数小,就算说了也不妨事。于是,谢遥就把谢家里外打听了个七七八八。

    谢家家主谢明安,是谢老太太的独生子。谢家从老太爷起就在扬州经商,原来也不过是中等人家。自老太爷去世后,弱冠之年的谢明安接管家业。他素来精明能干,又抓住了一些机遇,拓展了生意版图,几年内就把谢家发展成了扬州城数得上的大商家。

    谢明安自己有本事是一个因素,他还善于借助外力。十年前,原配柳氏病殁了,年仅二十四五的谢明安擦干眼泪,转身迎娶了扬州大户余家之女。

    借由岳父和妻舅的人脉和渠道,谢家的买卖翻了几番。原来只是做生药铺、布行、绣行等生意,几年间就添了多家米行面行、金铺、当铺、酒楼,俨然成了“集团公司”。

    余氏嫁进谢家,除了带来了丰厚嫁妆,还把娘家的经营之法和生意团队带了来。她从小就扮作男装跟着父兄闯荡,见多识广。在谢家赚得盘满钵满后,她富有战略眼光地提出,谢家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暴发户,而是要跟更多的官员和大商家建立和维护关系,往“世家”的方向努力。

    于是,谢明安在她的建议下,斥巨资购买了扬州城中一大块风水宝地,请了著名的工匠设计和建造园子。建成后,邀请来当地官员、知名才子、富绅巨贾,几次三番赏园题诗。果然,不出两三年,谢府的园子声名远播,连京中的贵族也来赏玩过几回。

    谢家在往“世家”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但有个人不太高兴。

    是谢老太太。

    虽然吃穿用度越来越豪奢,身边仆从越来越多,谢老太太却觉得,这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

    先前的儿媳柳氏性格柔和,对自己侍奉得十分周到,儿子对自己的话也向来不敢违逆。

    而换了余氏做儿媳后,仗着娘家有钱有势,对自己不过是表面恭顺,总以打理家业为由不来侍奉。更可气的是,儿子对自己好像没有那么言听计从了,反倒经常和余氏商量事情。

    以前生意做得不大,谢老太太毕竟在老太爷身边耳濡目染,还能对谢明安多加提点。可后来,谢老太太觉得自己越来越说不上话了。眼看着儿子儿媳讨论得热火朝天,自己半懂不懂,她不由得气闷。

    谢老太太最大的寄托变成了照顾孙辈。前任儿媳柳氏留下的长子谢运,长女谢迎,自生母故去后,一向在她膝下长大,跟余氏那是半点不亲近的。

    余氏嫁进来一年,未有身孕。谢老太太二话不说就把身边的大丫鬟瑞雪给了谢明安,开了脸,大家都称作刘姨娘。余氏在巨大压力下,到处请医问药,终于与刘姨娘前后脚怀孕。后来便有了嫡出次子谢通和庶出的次女谢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