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0章 山雨欲来

    转眼,到下青坪工作已经两个月有余。中央常说,干部要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王建春深以为然。两个月的下村经历,他已经把下青坪摸了个门儿清。

    下青坪与上青坪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都差不多。下青坪处于青河下游,因此得名下青坪。

    按常理,下游往往比上游更加繁荣,但青河跟下青坪人开了一个玩笑,在这里玩起了造山运动。平均海拔五百多米的青坪山,生生把下青坪围在了中间。

    因为交通不便利,下青坪靠着金山吃野菜,抱着金娃娃找衣服穿。都已经迈入新世纪初了,这里却依然维持着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水平。

    下青坪人口不多,只有14个村庄,散落分布在青坪山脚各处。乡政府所在的下青坪村,就在小盆地中间的位置。

    对各村的情况,王建春认真做了纪录,还在心里面给它们排了队:哪些有基础,哪些需要花费点儿力气,哪些现在治理也没有头绪……

    乡镇工作,有个八零二零定律——就是不管多少村,总有百分之二十的村是好的,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村一般,在这些一般村中,还有百分之十是老大难。找了好的,要培育成典型;中间的,要找提升的空间;后进的,努力去改变它们的现状,这就是常说的“抓两头、促中间”。

    下青坪组织办人并不多,加上他只不过三个而已:组织办主任,是一个从事组织工作多年的老大姐,人很老实、厚道。但有一点不好,爱唠叨,这是女人的通病,在单位不比在家里,王建春得忍受着;还有一个小伙子,刚毕业没多久,才上了一年班,没有什么工作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王建春知道,他没有依靠。原来的组织委员走时,留下了一些烂摊子,他必须把这些事儿从头捋一下。

    马平凡算得很精,他知道王建春是国土管理的行家,让他协助乡长负责国土管理,这样他的工作量比一般的副职要大多了。除了组织上的那些事儿,国土管理的事儿他全权负责,只需要把办理结果汇报给乡长就行了。

    对此,王建春觉得无所谓:年轻人,多干点好,又累不死,什么分内分外的,交给自己的事儿,把它办好就是了。

    张万川喜欢的就是这一点:王建春能担事儿,而且不挑事儿、不碍事儿,知道进退。

    对张万川的眼光,马平凡是很放心的。他也知道王建春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如果没有人从中作梗,这员战将,他是得不到的。既然是战将,就要把他放到战场上,多担些事情,多锻炼,对他的成长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