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章 反击挑衅者

    答雅休息了一个星期,开始满北京的跑机构。

    她现在身上有差不多二十万,本来想着就算暂时不拍戏,只要节省一些,也能负担在北京读三年书的花销。

    但她无意中在地铁上看到一则广告:有机构提供特殊学子在家自学的辅助服务。这给她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或许鱼和熊掌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真的可以兼得。毕竟现在已经九月,如果要等到明年六月参加初升高的考试,她还要浪费整整一年,不如现在就开始学习高中知识,将来直接参加高考。

    她差不多跑遍了全北京比较有名的教育机构,被北京丰富的教育资源震惊到了。在老家,答雅上的学校一天只有六节课,作业也不多,只有语数外等主课会留作业,做不做全凭自觉。

    而北京教育机构提供的服务是,根据每个特殊学生不同的时间、基础、目标而量身定做全面学习计划,各科家教老师一年300小时的一对一网授或面授时间,每月三次模拟考试,成绩排名,查缺补漏……

    这样的服务,灵活机动,针对性强,答雅完全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拍戏。

    唯一的问题变成了答雅没钱。

    答雅希望自己一年能够学完三年的高中知识,她的目标很明确,她要艺考,分数只需要过中戏文化线。

    各种机构按她的要求简要计算下来,一年最便宜也要三十万,可以分期付款,第一次缴纳三分之一,后续按进度继续缴纳。

    答雅犹豫了,毕竟是一下子掏出存款的一半。机构继续游说,答雅可以先交五百试听价,感受一个星期,觉得好再报名。

    答雅就这么开始了学习,因为这周没有戏,她也没必要再跑群演,她将所有时间都泡在了机构里,一天能上9个小时一对一的课程,其他时候就在机构刷题整理笔记。

    机构的老师基本都毕业于清北名校,教龄几十年,讲的透彻,深入浅出,完全按答雅的基础来上,答雅只上了一周,就真切的感受到了提高,她果断给自己报了名。

    钱少了一半,后续还有缴费的压力,答雅的安全感少了很多很多。

    她去找江伦,把自己想读书且报了个机构的事情告诉他,希望他能帮自己看看有没有周期短,尽量不出北京也能完成的角色。

    结果江伦一听就说,读书是好事,自己可以先给答雅垫上学费,一边学习一边拍戏,他怕答雅吃不消。

    答雅无话可说,江伦是上天送给她的礼物,如兄如父,屡屡帮衬。

    答雅委婉地拒绝了江伦想要借钱的好意,她实在欠了江伦太多人情,再拿他的钱,她真的无法和江伦自然相处。

    江伦可能看出来答雅内心的想法,没有勉强,让答雅把机构给她做好的计划表发一份来,承诺帮她留意合适的角色。

    心中大石落地,答雅每天除了练功就是学习,在老师一对一的帮助下,她一天能学完学校四五天教授的内容,学习的劲头让桃李遍天下的老师都惊异。

    毕竟很多时候,世界是不会让大美女专心读书的。

    答雅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拼命想要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

    知道奶奶生病,哭着收起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很难再有机会读书,进厂打工,结婚生子就是可见的安稳未来。

    可现在,她享受着北京比大泽乡优越无数倍的教育资源,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感恩,不拼命?

    江伦把她推荐给了一部小成本玄幻网剧,演其中一个单元的女主。

    其实以答雅拍过《沙生》的履历和江伦的人脉,本可以有更好的机会,但答雅要上课,出京不去,周期过长不去,就只能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