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章:预判的军策

    未央宫,椒房殿。

    椒房殿,因其宫殿墙壁以椒粉和泥涂抹而得名,如此修建既可使殿壁呈暖色,有温暖的感觉,又可使殿中芳香袭人。

    椒房殿位于未央宫正殿的北侧,是历任汉皇后的寝殿,其正殿坐北朝南,殿前设有双阙,非寻常宫殿所能为,如此也彰显出汉皇后的地位之高。

    正殿内,皇后卫子夫将手中的汤碗奉给软榻上的刘彻,退到一旁,转头望向前来奏报的弟弟卫青。

    “陛下,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材官将军韩安国率兵七百出战,负伤败阵,退守壁垒。”

    卫青望着皇帝刘彻,见他眉头紧锁,拱手继续道:“臣请命出征,必当替陛下击溃来犯之敌。”

    刘彻并未即刻回应,起身将汤碗递给一旁的卫子夫,命人取来舆图铺在地上,查看一会儿,抬头问道:“仲卿,你打算如何用兵?”

    卫青,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人,皇后卫子夫的胞弟。

    卫青幼时为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长姐卫子夫被选入宫后,他也逐渐受到皇帝刘彻的青睐。

    元光六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分派四路兵马出击,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则由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然而,四路兵马中两路落败,一路无功而返,唯有卫青领兵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首虏七百余人,获得龙城大捷,故此被册封为关内侯。

    听到皇帝问话,卫青跪在舆图旁,回道:“陛下,臣想由代郡出兵,直接攻击匈奴君臣单于的王庭,然后分击左右贤王的兵马。”

    卫青虽然如此说,视线却偷瞄向高阙的位置,由那里向南迂回则是匈奴白羊王、楼烦王的王庭所在,也是当下匈奴最薄弱之处。

    然而,匈奴人集合大军东进,有突破秦长城挺进并州之举,如果此刻提出绕其主力突袭河南地,不免会有避重就轻,贪生怕死之嫌。

    卫青眼见了窦氏与田家的结局,知晓天子对外戚势力的忌惮和打压,自己的姐姐是皇后,他也便成为了外戚,这让他处处小心,行事上亦是如履薄冰。

    刘彻点了一下头,却没有说出决定。

    他不反对卫青的用兵,如果不能在云中至代郡一线阻挡匈奴军的进犯,匈奴人极有可能突入并州境内,这将会直接危及关中。

    不过,刘彻从不是一个喜欢被牵制的人,他想借此筹划一场大战役,给予匈奴人一次沉重的打击。

    “胡骑若东进,汉军当西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此刻,刘彻想起那摞麻纸中关于河南之地军策上的一句话,突然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似乎是有所预见。

    “仲卿,如果直面迎击,他们若不敌自会逃走,我方极难追赶,若是硬拼,咱们的损失也必将巨大。”

    刘彻站起身,低头望着地面上的舆图,略做思忖后,继续道:“此番河南一战,我要打痛匈奴人,将他们彻底赶出河套之地。”

    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得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故此,刘彻想要通过此战,直接解除匈奴人对关中地区的威胁,为帝国的都城长安增加一道保险,打出一个相对的安平。

    “命李息率一万大军出代郡,佯攻匈奴,做出要从正面攻击的假象,并且让他抵住匈奴主力的进攻。”

    说着,刘彻望向卫青,命令道:“朕命你率军三万,出云中郡,沿秦长城内侧与黄河北岸行军,至高阙后留五千精骑切断楼烦王、白羊王与匈奴右贤王部的联系,余下兵马全力攻击楼烦王和白羊王,灭掉他们!”

    卫青听到皇帝的安排,先是一怔,继而面露喜色地领旨。

    随后,他轻声地问道:“陛下,臣行军之处乃匈奴右贤王与楼烦王、白羊王的三方辖区交界之所,恐有多重防范,臣担心会因此拖延行军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