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4章 图穷

    黑子摇头,道:“末将刚刚也问了,使者没说,只是说摄政王特意交代的。”

    杨鑫摆摆手,笑道:“好吧,这个小小的要求,本王没有理由不满足他!你去回话吧。”

    黑子这次应诺而去。

    黑子一离开,范雨萱就满脸铁青,冷冷的瞪着范思琪,道:“夫君,这范思琪有问题,不然摄政王怎么会知道你身边有个范思琪的?”

    范思琪一听,吓得连忙跪了下来,道:“王妃,奴婢冤枉啊,这真的不关我事。”

    杨鑫连忙亲自走过扶起来范思琪,笑道:“你啊,老!毛病又犯了,总是把人想得这么坏,思琪这些天陪本王可算是尽心尽力,昨晚还辛苦了大半夜呢,怎么会出卖本王呢?”

    一边说着,还不经意的拍拍范思琪的翘臀,范思琪感觉被拍的地方有一股热流,经不住的双腿发软。

    此时俏脸发红,昨晚杨鑫可是力大如牛,自己差点被折腾散了架,还好中途有寇白门过来接力,不然今天连想站起来都难。

    范雨萱见他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只得无奈的道:“哎,你啊,总是心太软,总有一天会吃亏上当的。”

    杨鑫一手搂着范思琪在旁边坐下,一边搂过范雨萱,在她额头轻轻一吻,道:“你别想太多,安心在家把宝宝生下来,本王明天就进京,希望能赶回来看到宝宝出生。”

    范雨萱点了点头,她虽然满腹智计,可如今大腹便便,动弹不得,很多事也只能听杨鑫安排,眼下最重要的安全生下宝宝,她自己总是算计别人,心中老是担心被人算计,甚至都怀疑过公主可能会派人对自己肚子的宝宝下手,每天把端妃宫防得是滴水不漏,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去考虑外面的事情。

    杨鑫简单的交代了一些事情,第二天都带了两百亲卫进京,此时由菜刀李任亲卫参将带领,魏武已经被调离了亲兵营,任第五营的总兵去了。

    一路上有范思琪陪着,倒也不会寂寞,抱着轻松的心情上路。

    而范思琪则心中纠结不已,按说,杨鑫对自己算是不错了,平时的吃穿用度,远远高于普通的婢女,对自己也是和颜悦色的,再且,这段时间经常招自己侍寝,假以时日,说不定能在兴王宫混个身份也不一定。

    不过自己的家人在范永斗手里,到了京城,如果用这个逼自己就范,也只能出卖杨鑫了,两人也算有很长时间的肌肤之亲了,说没有一点感情也不可能,毕竟感情,很多时候是睡出来的。

    一到京城,杨鑫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城门已经戒严,守城的满清士兵比平时多了一倍,盘查的十分厉害,特别是对于出城的人,都在排队等待。

    杨鑫有摄政王的传旨,自然是轻松入城,到了城内,马车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家范家钱庄大门紧闭,门口聚集着不少的人,都是些想提银子提不到的,在那里七嘴八舌的看着门口的布告议论。

    杨鑫看得哈哈大笑,对一旁的菜刀李道:“你去看看布告上写的什么!”

    菜刀李应诺而去,不一会就回来了,道:“回兴王,布告上写着,范家钱庄受顺治皇帝的命令暂停兑付银票,请大家放心,不传谣,不信谣,不要没事来提银子,钱庄很快就会恢复营业,请大家耐心等待。”

    杨鑫听得有趣,道:“这多尔衮还真有意思,为了保住范家,连皇帝的面子都搬过来了,就不知道京城的百姓会不会买账!”

    菜刀李连忙附和道:“应该不会,刚刚围观的百姓都很焦急。”

    杨鑫点点头,放下窗帘继续赶路。

    他人刚到庙街的大兴钱庄总号,朝廷的传旨太监就到了,命他明天一早上朝。

    杨鑫听得好笑,这多尔衮简直就当自己是大清的番国,囊中之物一般,居然还叫自己跟普通大臣一般上朝。

    不过此时他还没想跟大清翻脸,不然此次就不会来了,于是只能照办。

    田老伯向杨鑫汇报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事情,这段时间一直都是田老伯在京城主持各项事务,主要包括经营大兴在京城的十家钱庄还有一百多家各类商铺。

    杨鑫只是淡淡的听着,没有任何表态,事情的发生基本在杨鑫的预料之中,到处都在索债,钱庄全部关门,如今还在运营的钱庄,就十家大兴钱庄了,可以说,京城的金融市场基本已经瘫痪。

    “兴王,近期因为欠债的人太多,都赶着卖房子,房价跌得厉害,我们要不要趁低价买些进来?”

    田老伯建议道。

    杨鑫点点头,道:“这个可以有,不过别买太多,不能超过三百万两,京城的两千多万两银子,本王还有大用,暂时别动太多。”

    田老伯不明白杨鑫一直藏着这些银子到底要干嘛,自从上次运过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动过,存了好几个月了,每月损失的利息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这次的运作太复杂,田老伯现在还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事情为何发生,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尾,因为这三四月来,杨鑫一直在高丽征战,根本就没管过京城的事情,自己在京城也只是按部就班,很没啥大动作,然后,京城的危机就发生了,而且演变的十分迅速,短短不到十天时间就已经不可收拾。

    所以,他现在对杨鑫的命令是一点折扣都不敢打,生怕做错了会影响杨鑫的大计,于是连忙应诺,说三百万,那就三百万,心中打定主意,一两银子也不会多买。

    杨鑫呵呵一笑,道:“本王费劲心思制造这场危机,当然是想趁低价买进大清值钱的资产,不过眼下京城最有投资潜力的,不是房子,而是其他的东西,这些银子就是为此准备的!”

    田老伯听得一愣,连忙问道:“兴王,那是什么?”

    杨鑫神秘的道:“你很快就知道了,现在先不说。”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大早,多尔衮居然派御前侍卫亲自请杨鑫上朝,执行的满清将领一言不发,带着杨鑫到了紫禁城。

    杨鑫才发现,满清居然是一次大朝会,连几岁的顺治小皇帝都在上面坐着,朝堂上文武官员云集,搞得非常正式。

    而且,现在是大早上的,放在后世也就是早上把八九点钟的样子,关键现在里的大清君臣貌似已经商量了很久。

    杨鑫进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杨鑫的注意力则在皇位上的那个儿童皇帝顺治,还有他身边传说中的孝庄太后,可惜的是垂帘听政,杨鑫根本看不清她的脸蛋。

    “你就是杨鑫?好大的胆子,见到陛下居然敢不下跪?”

    一名满清王爷衣服的中年男子站在群臣的最前边,看到杨鑫怒喝道。

    满清就是王爷多,站在朝堂上就有十多人,杨鑫也不认识他是谁,只是淡淡的道:“大兴可不是大清的番国,本王何来下跪的道理?”

    好家伙,一来就想给下马威,这是兴师问罪的节奏么?

    那人还想再骂,坐在顺治皇帝下手的多尔衮摆了摆手,道:“济尔哈朗,正事要紧,不要纠结这种小节。”

    朝堂之上,有座位的只有三人,除了龙椅上的顺治小皇帝,坐在他后面垂帘听政的孝庄太后,就剩下坐在顺治下手的多尔衮了,可见多尔衮在满清朝廷的位高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