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百七十五章

    虽然他们没有什么经济学的观念,但是本能的就知道流通华国钱币,肯定是会有隐患的,此时听说可以由华国代为铸造钱币,倒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不知这铸造费用是多少?”

    夏青笑道:“孤已经计算过了,诸国铸造钱币,开支、损耗在千十左右,寡人给予诸君千八的优惠,如何?”

    千八?

    也就是铸造一千枚金钱,只收取八枚的费用了,这个办法,倒是和国内不开支人工费用的损耗差不多。

    也就是说,华国在此事上没有赚钱。

    “既然华王这样说,吾等自然愿意!”

    众人纷纷同意了。

    夏青笑道:“当然,海外送来的金银铜,都是不纯的,这自然是扣除里面的杂物损耗,若不然,华国都要被寡人赔出去了!”

    “那是自然!”

    众人哈哈大笑。

    夏青也是嘴角含笑,华国铸币,损耗在千二之内!

    更何况,众人还没有注意到他刚才说的银子……

    这时代已经有了银子,甚至更早时候的金银错乃是极其顶尖的工艺品。

    但是,诸夏地盘上,并没有太多的银矿,甚至称得上是缺银。

    因此,虽然这时候的银子,那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金属,但是并没有作为钱财流通。

    这个时候诸国都是金铜双本位,来发行货币的。

    因此,众人并没有在意夏青所说的运回来的有银子。

    实际上他们以为海外也是像诸夏一样,缺乏银矿呢!

    夏青也不纠正,他拍拍手,有一行随从端着一个个盖了红色绸缎的玉盘,上来了。

    他笑道:“诸位面前的合约只要签下,这东西就是诸位的了!”

    众人好奇,可是那随从又不掀开绸缎,只得按着性子,在一式三份合约上签了字。

    其中一份是要放在诸合国总部保存的,另一份则放在华国宫室之内,至于第三份,则是给列王带回去的。

    等诸人都签字之后,夏青才微微点头,侍卫们掀起了绸缎,只见托盘里是一方以玉石为基准,外面以金银交错形成了祥云图案,最上方则蹲坐着七只神兽,其中起伏的神龙则弓起背部,形成了一个穿勋带的空洞。

    而诸侯们的印玺则是一样制作,唯有上面的神兽,改成了一只老虎。

    翻转印玺,只见下面反刻着:诸合国执院某国印;诸合国常任某国印。

    原来夏青交给他们的竟然是诸合国的印玺。

    诸事议定之后,众人才询问夏青关于皇帝的人选。

    夏青笑道:“从盘古始,挑选各国皆有流传的的上古人物,担任皇帝之位就可以了。”

    他看着众人,道:“此后,对诸夏做出大贡献之人,不论王侯、子民,皆可以公推成为皇帝!”

    代王嘉笑道:“华王推行开发海外之事,想来百年之后,必能成为一任皇帝!”

    “对,寡人都要怀疑华王是不是故意设定的这个规则了!”胡亥也来补刀。

    “以华王之深谋远虑,寡人以为此事乃是必然的!”项燕一锤定音。

    余下诸王纷纷附和起来,毕竟怎么看,这个规则都像是夏青给他自己设定的。

    将诸夏从躬耕的无数年的土地上带出来,投入到开发海外的事情上去。

    可以想象,偌大的海外,必然有无穷的财富,这些可都是华王的功绩。

    也就是说,就算此后华王什么也不干,等他老去之后,也比能能够得到皇帝的宝座!

    虽然此人没有享尽人间至尊,但是死后也能享受无穷尽的荣光了!

    甚至整个华夏的后人,都会感激此人的恩德!

    夏青哈哈大笑:“不瞒诸位,寡人的确是这么想的!”

    他站了起来,指点江山道:“是人就有野心,寡人的野心是止戈诸夏,扬威海外,为诸夏百姓,争取万年富贵!

    称王称候,不过是寡人实现野心必须的工具罢了!

    寡人的目标,却不是小小的一世人杰!

    要立壮志,当以永垂不朽为目标。

    寡人野心之烈,志在传咏万万年!”

    夏青环顾一周,看着已经骇然的诸王诸侯,笑道:“寡人当初领军离开大梁,就已经立下了此志!”

    一边的史官骇然的看着夏青,这句话陛下私下说说便罢了,这等公开场合,让他怎么记述嘛!

    夏青瞥了一眼面前纷纷停笔的诸多史官,冷喝道:“焉何不记,此语正是寡人说与天下有雄心之人的!”

    看着抱拳顿首后奋笔疾书的列国史官,夏青继续道:

    “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当有雄心壮志方才不虚此生,若以县侯为志,则怜悯民生多艰改善民生者,方为人雄。

    若志在诸侯,当体恤苍生不易,为华夏百姓谋取福祉,为诸夏建立百世基业者为雄主。

    若志在天下,祸国殃民,为了一己之私而不知变通者,纵使占据了天下,也将遗臭万年。

    志之大者,为诸夏奠立万世之基,若能做到,纵使天崩地裂,亦当万古传唱!

    欲走寡人之路,当思量!”

    “善!”

    魏王第一个站起,吩咐史官道:“如实记述华王之言,此乃长存华夏之策!”

    史官颔首,他已经完整的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