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魏忠贤(求收藏)

    整个下午李焘心中一片混混噩噩,魏忠贤历史上声名狼藉,臭不可闻,真真见到其人,其言竟如此大义禀然,其行也不像久居上恶,莫非历史错了?

    其实这是必然的,历史没有错,只是被歪曲了。

    大明文人是书写历史之人,而大明文人到底有多唾弃魏忠贤?

    首先魏忠贤是阉人,直接面对不为皇帝,把持朝政多年将明朝人格扭曲的文人权利旁落。其次他动了文人的蛋糕,明朝的士子文人不纳贡不上赋刑不上士大夫,可以说是先天的特权阶级,魏忠贤农民出身识得人间疾苦,知道农民水深火热,所以坚持不加重农民的基本原则。

    但是朝廷需要钱,特权阶层兼并大量的土地不纳粮,他识得人间疾苦不愿意加重赋税,钱从何来?

    商人。人说明末资本主义呈现出萌芽状态,这话也对,但是却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出现的。商人基本都是以官商的形式存在,当然这个官商并不是官府开办的商行,而是与官府有着盘根错节各种关系的商人,有这层关系在,商税便被披上了“与民争利”这个无比可笑无比扭曲的观点,所以说动了商人利益就是动了朝堂上下各种大佬的利益。

    不管魏忠贤是开海禁还是收商税,都动了他们的蛋糕。

    所以魏忠贤必须死,所以魏忠贤必须天下唾骂万古遗臭。

    魏忠贤受刑一个时辰方毕,整个人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了。

    锦衣卫十八大刑,真不是盖的。

    及至旁晚,李焘才渐渐忙毕。掌灯时分诏狱内两个当值校尉离去。其中有一个名唤王朝的与李焘的父亲李广时交好,看着李焘辛苦又是天寒地冻还要等候给牢内诸犯送饭,便将自己喝剩下的烈酒留下了半壶好让他暖暖身子。

    李焘告谢。喝了几口暖意上来就听到牢门外有人喊了一嗓子:“食来!”

    李焘站于诏狱门内叫道:“挑夫远离,当值取食!”

    门外叫了两声“诺”窸窸窣窣间人已远去。

    李焘出门挑着食桶进门,在门内验过窝头汤汁,见其中并无毒物夹带,放心的往牢门而去。

    门外天寒地冻,牢门内更添阴冷异常。李焘朗声叫道:“诸囚取食!”

    便有一双双碗筷从牢门中伸出。

    李焘一一添过及至深处一房,门口却立着两个校尉。门内关押的正是魏忠贤。

    李焘口中叫着:“蒋大哥,严大哥,小弟前来送食。”

    那姓蒋的大高个儿并不答话,只是细细检过蓝中吃食,才微微点头,后边严姓校尉打开牢门让李焘进去。

    魏忠贤下午刚受刑毕,浑身伤痛,口中更是去了一排上齿满嘴的鲜血。但是他身体却是不错,休息两个时辰倒也不似刚下来时那么虚弱了。

    李焘回头对门口的校尉说道:“人犯没了上齿,口不能吃,需我细细喂过。”

    那蒋姓校尉纲要开口呵斥,严姓校尉低声说道:“人犯重大,年纪又老,死了也是吾等大过,他愿意喂就喂吧。”

    蒋姓校尉想过也是,回头喝道:“喂完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