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统’与‘治’(安全挖银子含35w营养)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朝上就熊津都督刘仁轨所上请征倭国事,展开了激烈讨论。

    讨论的议题倒不是打不打拒不交出大唐的人没错,百济王子已经拥有大唐户口了,以及阻拦大唐使者登岸两件事叠加打肯定是要打的,否则正如刘都督所奏,倭国强保百济王子,必会给辽东局势留下后患。

    争论点也不在能不能打赢,朝臣们没有一个觉得这是个问题。

    分歧之处,主要在于此番作战规模是要打到倭国俯首称臣,从此成为大唐属国还是就打一场警告战,逼令倭国交出百济王子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事关军国大事,皇帝也很慎重,令三省宰辅详议后,再各自报上最终的意见与详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于是在刚刚返回京城的,尚书省左仆射李勣大将军主持下,六部内五品以上官员,全体集合开了一场大会,来统一尚书省的观点。

    虽说六部齐聚,但与此战事有关的,主要还是兵部、吏部、户部三部。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而刑部和礼部的官员们,都自觉都坐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了专业不对口,纯纯来旁听。

    姜沃是习惯了什么会议,都要做会议记录的。

    自李勣大将军开口,她就提笔,准备开记。

    李勣叩了叩桌子,神色一如既往肃然“首先,先说说诸位疑惑的问题”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然她抬头环顾屋内,就发现许多朝臣都在认同地点头。

    之后带着一脸求知,等着刚从辽东回来的李勣大将军,讲解下倭国到底是什么国家。

    她重新调整了心态是啊,此时的大唐朝臣,又怎么会关注、了解倭国呢

    就像此时向大唐朝贡的数十个西域国家一样,若是随意拎出来一个,姜沃对其国的了解,也只会停留在这个名字有印象的层面。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于是姜沃摆正心态,认真做笔记她也要站在此时大唐朝臣的角度,来看问题。

    李勣大将军简短介绍了倭国

    “倭国,处于新罗之南的海上,依山岛居。冠服颇似新罗人。”

    没了。

    姜沃真的,好简短啊。

    而且全都以新罗作为对照组,倭国听了不得破防啊。

    好在,李勣大将军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据灭百济时所得的军报,倭国的国力,应当与百济新罗仿佛,甚至略差。”据说当地军械很落后。

    听到这儿,便有朝臣不解发问“既如此,倭国如何敢扣下百济王子,截我朝使臣”原以为倭国面对大唐这么刚强,多少得跟吐蕃、当年突厥等一个体量呢。合着还不如新罗啊那为什么这么猖狂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听到这儿,便有朝臣不解发问“既如此,倭国如何敢扣下百济王子,截我朝使臣”原以为倭国面对大唐这么刚强,多少得跟吐蕃、当年突厥等一个体量呢。合着还不如新罗啊那为什么这么猖狂呢

    李勣大将军摇头表示不清楚。只是他也并不在意无论原因是什么,问题解决了就行。

    说来,若说此时满屋朝臣,对倭国最了解的,真无过于姜沃。

    她起身要求发言。

    今日,她不光想让在座六部朝臣们了解倭国,去开发下倭国银矿,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更要紧的构思。

    李勣大将军很痛快准了姜沃发言。

    姜沃就先与朝臣们解释了下,此时倭国对大唐的认知和态度

    不单大唐朝臣不了解倭国,其实此时的倭国,根本也不了解大唐的实力

    从诸多事件分析可知此时倭国的心态,是想要跟大唐平等论交,甚至觉得两方势均力敌,可以试着伸手抢大唐看中的地盘。

    姜沃一一道来“倭国第一次与我朝往来,是贞观五年,谴使者入朝。”

    彼时先帝还派出一位刺史高表仁,也去倭国回访了一下。

    当时两国的认知就产生了严重偏差先帝当然是把倭国当成来依附的附属国看待的。

    但倭国不觉得,只以为是两国平等论交

    以至于高表仁过去向倭王宣旨的时候,倭王不肯按照臣子礼数接旨。

    而倭王不面北行臣子礼,高表仁便也不肯宣大唐天子诏书。

    两方各不相让,高表仁一挥袖子走了,终未宣诏。

    倭国也很恼火,觉得大唐瞧不起人。于是终贞观一朝,倭国再未谴使臣入唐。

    而大唐二凤皇帝这边,早把倭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直到当今登基,为新罗事,倭国才又三番谴使臣来唐

    依旧不是来朝贡的,而是来走外交手段跟大唐斡旋,让大唐勿要助百济的。甚至想跟大唐一起瓜分下朝鲜半岛。

    一言以蔽之此时的倭国还真不了解大唐的实力,对待大唐,完全是想争锋的心思。

    所以才会出现扣留百济王子、拒绝大唐使臣登岸刺探军情等行为。

    至此,大唐朝臣们才总算对倭国,有了个比较立体的了解。

    有了解,才有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

    李勣大将军屈起手指敲了敲桌子,准备让在坐朝臣开始发表意见。

    还未开口,就听姜侍郎又补充了几句“对了,还有一事。”

    “之前倭国使臣被扣留在长安城中,经由与他们交流其本土风物”

    姜沃声音愈加和缓道“倭国虽孤悬海上,土地贫瘠,然多矿产,尤其是银矿。”

    宽阔的正堂中,霎时人人露出了颇为感兴趣的神色。

    李勣大将军都哦了一声。

    “展开说说。”

    其实原本,大多数朝臣,对倭国成为大唐属国是无可无不可的。

    毕竟,倭国跟百济不同,百济是朝鲜半岛的一部分,百济不安,高句丽也会一直难以安定,朝廷想要彻底掌控辽东之地的计划,就会收到阻挠。

    所以,唐灭百济之战,说到底还是灭高句丽的延伸,是安定辽东的必要一战。

    相较之下,倭国却是孤悬海外的岛国,可没有这种重要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相较之下,倭国却是孤悬海外的岛国,可没有这种重要性。

    然现在,倭国在朝臣们眼里又变了。

    现在的情形是,矿产匮乏的大唐,听说了一个矿产颇丰、实力一般,而且还一直在跟大唐作对争地盘的敌国。

    那就没得说了。

    “其实今日,我还有一事,想与诸公商议。”

    李勣大将军颔首“姜侍郎只管说。”

    对姜沃来说,她心中最重要的事,其实并不是倭国和银矿。

    而是

    “是我朝对于藩属国的统而不治。”

    大约是自古以来的强大与文化传统的缘故,中国历朝历代对属国,其实更看重是一种名义上的称臣和朝贡。

    是一种统的理念,而不是真的去治理其下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