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章 年岁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韩桥挑些后世的俏皮话逗大妈开口,又和大爷胡扯什么地缘政治,俄罗斯经济发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饭过三巡,菜过五味。

    大爷的小酒也只剩下浅浅一点,一口闷了砸吧嘴,看着韩桥问:“韩小子,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韩桥后来也分着喝了一点酒,脑袋晕晃晃的,打了一个酒嗝:“大爷,实不相瞒,我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打算,只知道要去横店演戏。”

    大爷叹一口气:“横店我也听说过,不过那边不太好混。”

    “瞎说什么。”大妈白了一眼大爷,埋怨道。

    看着韩桥又夸道:“小韩这小子头脑灵活,长的又帅气,又年轻,在横店那边混,肯定有机会出头。”

    实在是聊过天之后,韩桥这小子没学历,没手艺,去横店那边混,在这个年头,也不算是坏事,金华周围农田不忙了,还有好多人过去打秋风。

    韩桥被夸的不太好意思,憨厚笑:“大妈可别夸我了,脑袋晕乎乎的,不过接下来我准备给杂志写写小说,赚到钱就有出路了。”

    “小说。”大妈眼睛一亮,问道:“好小子,你还有这个手艺,什么小说?”

    家里娃都读到清华出国了,父母自然也不会是目不识丁的人,不然也没有那个条件供娃儿。

    韩桥就着昏黄的灯光,把后世《昆仑》小说大概讲了讲。

    大妈听了一头雾水,大爷倒是精神昂扬,连拍大腿:“你这小说真不错,有金庸余味。”

    金古梁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路人皆知。

    “你有这个手艺,大爷也就放心了。”大爷掏出旱烟,点燃闷一口,舒坦的吐了一口烟圈,,笑着说:“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尽管提出来。”

    经过二日相处,韩桥这小子做事认真,肯吃苦,想法又灵活,大爷起了心思,觉得小韩也非池中之物。

    韩桥一听,也不客气,汗颜道:“不瞒大爷大妈,我真的遇到难题了。”

    “小韩,你说来听听,大妈看能不能帮的上。”大妈被烟雾呛的咳嗽一声,忍不住拍了拍大爷,给了一个白眼。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实在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韩桥感觉到不好意思,呐呐开口:“我吧,就是…………缺了点纸和笔。”

    “哈哈哈。”

    大爷和大妈乐的大笑,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原本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情,结果就是纸和笔。

    “你放心,你这个大作家,我们一定支持到位。”大爷在大妈威胁的眼神下,板着脸郑重承诺。

    ………………

    “哗啦”

    拉下门,韩桥坐在凳子上,摊开纸和笔。

    晚饭过后,大妈就留着韩桥留宿在饺子店里。

    饺子店本身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另外韩桥也不是心术不正之辈,这个年头,写书的作家还是挺受人尊重。

    虽然韩桥还没开始,但是大妈对他有信心。

    韩桥闭上眼,仔细回想了一下记忆里《萌芽》杂志,这本杂志他前世买过很多,里面许多文章都记得。

    挑选了一下,韩桥在白纸上写下“飞砂”,这是小说的名字,后面继续写:

    “认识非是在高一的一次学生会主席竞选中.当时台上那个长得一副爱国青年模样的男的已经滔滔不绝地演讲了快一个小时,从他在幼儿认园光荣地升为小组长讲到荣获市级三好,信誓旦旦地说……”

    这部小说原作者是张梦石,很有才华,韩桥忘记具体是哪年刊登了,但内容一直印象深刻。

    时间在“沙沙”的书写中过去。

    等到书写完最后一个字,韩桥看了看时间,好家伙,又穿越了,已经午夜四点了。

    不知不觉,就写了六个小时。

    回过神只觉得浑身不适,手酸痛难忍,太难了,韩桥这辈子加上上辈子,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动过笔了。

    把文稿装进信封里面,韩桥准备明天寄过去。

    这样,过一个月,稿费就会邮寄过来。

    1999年,萌芽稿费不多,小白一千字只几块钱,韩桥这篇文章,大概一万多字,算下来有六十块出头。

    车票够了!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