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七、反客为主

    石勒指挥的滦城反击战大获全胜,滦城守军上下士气大振,包括前锋军的面貌都焕然一新,石勒本人在军中的威望更是上升到一个高度,不到五天,整个幽州都传扬者石勒的威名,诸多因叛乱战争躲进山林的民众竟陆续回到城镇,一些乡绅老人成群结队拜谒石勒,送上自家酿造的浑酒,希望石勒不要嫌弃,石勒最喜欢这样的场景,当众人们饮下送来的好酒,然后分发将士。

    另一边,董斌所部也在四月初三抵达滦城展开协防,整个滦城一线,汉军数量已经超过留守渔阳总数的一半。左贤王部在探知滦城一线汉军力量又有增强后,再一次后撤三十里,达到一个令双方安心的安全距离,自此不再南下,汉匈之战暂时停止。

    只是左贤王虽然停战,但在以军力定地位的匈奴阵营中,不敢宣扬自己损失惨重,所以一没有上报单于,二没有通知孙琛,这一步将导致孙琛的计划彻底破产,即便孙琛大展神威在辽东战场击败石城,但汉军已经在幽州重新站稳脚跟,孙琛终究难逃覆灭的结局。

    在汉廷,李儒和石城面和心不和,朝中大臣都能知晓,各自站队,征北将军马戎是偏向李儒一党,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一味听从李儒安排。此番参与东征之前,马戎是得到李儒叮嘱的,盯住石城父子,一旦能抓住把柄,就能够从中取便打击石家势力。

    马戎在渔阳开战之前,故意给石勒分拨不堪一击的前锋军,但并不是要致石勒于死地。毕竟自己跟着大将军东征的,石勒死在自己手里是要负责的,尤其是当今陛下对中郎将的重视,弄不好是要陪葬的!而这肯定会被李儒利用,成为李儒保全自身巩固权势的祭品,自己要保证目前的高官厚禄,即便是李儒是自己的贵人,也要为自己前途着想,石城的势力可以打击但不能消灭,像前锋军这样的兵马面临凶狠的匈奴大军肯定会溃败的,既可以让石勒出丑,也好给李儒有个交代。

    马戎的布局也并不指望石勒成功守住滦城,所以石勒的兵马都不是主力精兵,而且孤军北上远离渔阳城一百四十里。此外将董斌、蔡远道布置在渔阳城东西各相距约六十里扎营,保证可以随时支援渔阳,这才是守卫渔阳的主要力量。

    在布局之后,素来稳重保守的马戎心中愈加不安,前锋军的确如同棋子,无用则可丢弃,可还有五百弓箭手和五百骑兵,这是暗中留给石勒保命的稻草,可反复想着石勒那大胆冲动的性格,一旦利用这些士兵死战到底,若有闪失岂不又折腾一番?

    所以,马戎赶紧让徐巨率领八百士兵携带物资前往滦城,探查石勒底细,如果石勒没有信心守城,就借坡下驴让徐巨劝石勒带兵返回,也可以说明石勒胆怯,徒有“虎儿”的虚名;如果遭遇战事,徐巨则奉命参战,同时保证石勒活着回到渔阳,一样可以消耗石勒的名气。

    结果现在石勒的名望在幽州境内显然超过自己,连徐巨暗中传递信息时也忍不住夸赞石勒武艺超群,胆气过人。事已至此,马戎也决定好人做到底,一面向大将军石城处报捷,一面向朝廷请功。

    四月初六,石城大军正在锦州周边巩固战力,准备一鼓作气渡过辽河时,石勒的战报就传到锦州。马戎的使者当着诸位将军的面,绘声绘色的讲诉建武中郎将是何等的神勇,石城得到儿子胜利的消息自然是高兴的,可听到石勒亲率骑兵袭击敌营,遭遇凶险时,立即不悦,这绝非三军统帅所为。不过帐内的朱监军首先起身恭贺石城:“令郎智勇足备,将来必能为朝廷三军统帅,承大将军之功业。”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夸赞,石城不好意思,只得陪笑道:“诸位将军谬奖,犬子恃勇少谋,焉能统帅大军,此番获胜实属侥幸。”

    石城令使者不得向其他兵士宣扬,让李守良准备一下,款待使者。

    正好此时,费涛率领斥候探查前线敌情,回营上报:“启禀大将军,末将奉命向东探查叛军动向,发现凡辽河以西,人烟稀少,而辽河以东,发现有众多敌军扼守险要,且船只尽被叛军扣在东岸。若要强攻,还需建造渡河船只,敌军据险而守,我军死伤必然惨重。”

    石城听罢,沉思一会儿,笑道:“大事成已!胜负已分,平叛之日指日可待。”众人疑惑,询问石城。石城手指地图道:“自从我军进入幽州起,叛军总是停停打打,吸引我军深入,其目的必定是联合匈奴,依靠匈奴断我大军归路,自己据险而守,等待我军粮草不济上下疲乏之际一口将我军全歼。起初我虽看破敌军用意,留征北将军固守渔阳,但我以为留守兵少,我军能牵制敌军已实属不易,故而本将欲速战速决,一路尾随叛军至此。”

    “诸位来看,滦城胜利已过五日,目前叛军集中力量依旧呈守势,如此看来匈奴停战似乎未曾告知叛军,叛军匈奴离心此我军一胜也。”

    “滦城大胜,我军后方稳固,不再担忧后路补给;反而叛军因肆意掳掠百万百姓东渡辽河,挤在狭小险峻的苦寒辽东,人口激增仅凭辽东储蓄之粮草,如何够用?需知道,叛军虽在幽州全境劫掠大量物资,但有点价值的都归叛军私有,即便孙琛强制百姓种植,粮食又无法瞬间生产,辽东必会因粮草不济而生乱,此我军二胜。”

    “当前辽东人口密集,且多为受难百姓,被叛军强迁到辽东,怎会心服口服,我军替天行道,辽东百姓必心向我军,此我军三胜也。”

    “孙琛一心图谋全歼我军,将辽西险要尽皆抛弃,如今渔阳坚守,又有辽西险要,我军可攻可守,而孙琛困守辽东,不能长久,必然幻想着匈奴袭破幽州断我归路,我军可加以利用因势利导,此我军四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