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章 有苦说不出

    朱由校看了一眼在坐的几个人说道:“大宋的时候,每年可收海贸税银二百万两。

    我朝漳州督饷馆一处,也可为朝廷每年缴税银三十万两。

    可惜,大明就这一出海税的征缴之处,还被各方势力给搅费了。

    但是督饷馆费了,海贸就停止了吗?

    那福浙等地每年的丝绸都去哪里了?

    那各处窑厂的一窑窑的瓷器又运到何处了?

    大明现在的各种作坊可是比大宋多的多啊,产量就更不用提了。

    杨涟,你们身后的那些商人,在澳门每年的交易量不下五百万两银子吧?”

    “启禀陛下,臣确实不知有多少?”

    “方首辅,你们浙商呢?每年给你交了多少税呢?有五万两没有?”

    朱由校的猛地回头看着方从哲问道。

    “回陛下,没,没有那么多?”

    朱由校瞟了他一眼,没有再继续追问。

    这还不到算账的时候呢,先攒着吧。

    “朕知道你们身后牵扯着众多的利益往来,这是人之常情,朕可不纠。

    但是,既然受大明的庇护,就要担大明之责任。

    农民耕田尚需纳税,那些商人拿大明之物产去海外获利,为何就不须纳税?

    如果是这样,朕也可下旨再次禁海。

    敢使一寸丝绸,一件瓷器下海者,朕就要抄家灭族。

    尔等思量一下吧,如何做才能使大明长久,才能使你们东主的利益也长久。

    杨涟,朕已经和你表露了心迹,这台湾之事你能接吗?”

    杨涟看了看方从哲,刘一燝等人,咬了咬牙说道:

    “臣接旨,臣必在三年后让陛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

    这活儿看着是给杨涟的,可实际上就是给他们这些东林人的。

    你们不是这不让纳税,那不能纳税吗?

    好,给你们分了任务去干吧。

    干活儿要钱?要钱就给吗。这满朝文武都是你们的人,还批不下点银子?

    没钱?没钱你们去想法子啊!

    这么多的大臣是干嘛的?就等着到月拿俸禄了吗?

    况且皇帝已经给你指了两条路了。

    反对开海互市可以,自己想挣钱的法子去。

    反对收海税也可以,自己去想挣钱的法子去。

    反正三年后要看成果,没成绩的话,要灭九族的怕就不是杨涟一人了。

    唉,这还得让人主动提出来收税啊,这脸可是有点疼。

    至于那些捐资助学东林的大小老板们,

    对不起,为了我们不被抄家灭族,为了你们能继续出海挣钱,你们还是出点钱吧。

    每年出个三百二百两的银子,对你们来说也只不过是喝次花酒罢了。

    再说了,如果这台湾的互市真得搞好了,你们不是又多了一条财路吗?

    正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朱由校又发话了。

    “这台湾省是必须设治的。

    你杨巡抚接了这差事便好,即便不接,朕也会让别人去做的。

    现在这东洋,西洋之人已经把我大明当了一个聚宝盆,一块肥肉。

    他们都在虎视眈眈的寻找着机会,急着想撕咬一口。

    诸位臣工不要忘了,十多年前那荷兰洋贼就一度占领过我澎湖。

    这台湾位置更加重要,如果被贼人占领,我大明沿海可就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