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七章 多管闲事的后续发展

    林俊猜得不错,这几天通过跟武红霞的接触,孟霞隐隐觉得,这位女区长有意将自己调过去当她的秘书。

    不过凡事都有个过程,不能说干就干,这在官场中尤为注重,孟霞这次哪怕立下天大的功劳,领导要重用她,也不能立刻就把她调过去。

    虽然只是一个小科员,没什么人盯着,但最起码也得等闲人的秘书安排好才行。

    毕竟人家工作做的好好地,没犯啥大错,就是不用了,也得妥善的安排好,不然一声不吭就把人给踹了,是要寒了周围的人心的,将来还有谁敢跟她?做领导不能太刻薄。

    孟霞这次打电话来,道谢也只是顺便,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来问计的。这事孟霞找到区长家一说,立刻就引起那位数得着的女强人的注意,第二天就带着孟霞去了一趟市政府。

    孟霞实在想不到头一天才摸上区长家门,第二天传说中的市长就见着活的了。她觉得这人生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虽然不是人事调动,但是能见一见这种级别的大佬,跟人说两句话,留个好印象,这种机会都是求都求不来的。

    当时的情况是武红霞觉得这是个机遇,于是就跑到自己领导那儿汇报去了,可是这事儿她毕竟没有孟霞清楚,所以就怕到时候领导问起了自己回答不上来,说不得还得把孟霞带上。

    当时见了面之后,武区长把事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拖过孟霞就介绍:“这事区委办的小孟,这事就是她先发现的,并且感到蹊跷,偷偷调查之后,又搜集了很多资料才报到我这儿来的。”

    范市长还是很沉得住气的,笑眯眯的赞了一句:“小孟不错,有警惕性,没有被表象迷惑。”

    之后再细细的询问,孟霞除了一开始有些拘谨之外,之后的回答,可以用对答如流来形容,应对的得体让两个领导都很满意。

    这会儿她还没进区委办呢,甚至之前武红霞都没跟她提起过,不过这事也不可能自己说破,只能默认了。

    等回了区里,人事调动就已经下来了,孟霞这个时候就真正成了区委办的人了。

    武红霞这么干,实在是因为她有些急躁了,等到了领导衙门口了,这才省起小孟的身份是个问题,一会介绍的时候,范市长表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会计较:“小武你这听风就是雨了啊,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跟你一说,就颠颠的找到我门上来,也太沉不住气了。”

    为了不至于让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武红霞当时就决定,对范市长就说小孟是身边的人,大不了回头立马调过来,这只是战略性的人才储备战略,不能算欺骗上级。

    至于孟霞,看起来也不想没脑子的人,她肯定不会自己找不自在,老领导也不至于较真去查,就这么办。

    等市长大人把这事闹明白了,眉头就皱了,武红霞和孟霞一看这架势,俩人也不敢插话,静静等领导思考。

    这件事范文生坐在市长这个位子上是有顾虑的,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当然能看出这事是件祸害,处理得当那就是政绩,将来升迁的时候,功劳薄上就能写上漂亮的一笔。

    可是他拿不准这事的危害究竟能大到什么程度,能受到上层什么样的关注。

    搞不明白这个问题,他是不敢随便就给捅上去的,为啥?

    怕得罪人呗!

    很明显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全国各地都存在,要是范文生不考虑上头的重视程度,就贸贸然报上去,到时候上面觉得小题大做这是一方面,其他省市的人肯定也要嫉恨:大家都有的问题,别人都没发现,就你发现了,还给捅上去,这是显得你范文生能耐,还是显得我们这群人无能呢?

    到时候自己期望的功劳没捞到,反而处处树敌,被人惦记上了。那些人肯定不会说好话,弄不好就得扣个危言耸听,动摇全国实施改革开放决心的大帽子!

    现在虽然不是那几年,被扣了帽子就要被打倒,但是调你去党志办管档案,提前养老是没问题的。那个时候,他范文生就杯具了,被边缘化之后,这辈子基本上别想抬头了。

    他考虑了一会儿,还是觉得稳妥一点的好,自个儿的势力范围内,偷偷摸摸把事给办了,等着全国各地的事真爆发出来,单单就他的平阳没事,这照样是功绩!

    唯一的坏处,就是这招见效太慢!他面无表情的吩咐下去,让公安局的人配合,偷偷搜集证据,千万不要声张,过几天再来上报,就打发武红霞和孟霞两个人回来了。

    回来的路上武红霞就一直在琢磨,快到地方的时候,她也想明白了:领导这是不太信任这份分析呢,把握不大啊。

    也不是说把握不大,实在是这针对平民的经济问题,实在不值得他一市之长去赌一把。

    这要是换成那儿要造反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的事,只要手里有一定的证据,就真能赌一把。压中了,这算举报有功,举报了注意了事没发生,也可以说自己人提高的警惕,将叛乱扼杀于萌芽,其风险和收益一比,谁都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