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陈家村灭门惨案

      翌日。

  旭日初升,晴空万里。

  只睡了一个多时辰,便精神抖擞的姜达礼早早起床。

  去溪边挑来清水,将前院青砖仔仔细细拖洗了一遍。

  然后去到教课学堂。

  擦拭书桌,备好纸笔。

  今日,是一周一次特殊的授课日子。

  没多久后。

  三五成群的孩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结伴来到书院。

  都是附近村镇,上不起学的贫苦人家孩子。

  在如今风雨飘摇的大夏王朝。

  贫苦人家连生存下去都已竭尽全力,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只能是奢望。

  况且,在终日困顿于黄土劳作的父母眼里。

  读书本就是一件无用之事,还不如多帮家里干点农活,多挣些口粮。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姜达礼到来之前。

  尽管院长并不收取分文学费,但愿意来或者能够来听课的孩童,寥寥无几。

  加上天玄书院,并非是受官方认可的正统书院,没有任何朝廷资金援助。

  “夫子,今天听完课也有鸡蛋可以领吗?”

  一位身材瘦弱的男孩,仰着只余一只眼睛的枯瘦小脸,满眼期盼问道。

  姜达礼蹲下身去,帮他拨弄掉头上沾染的草屑:“是的,除了四颗鸡蛋外,还送你们每个人半斤米面带回家。”

  听闻此言,一众孩童欢呼雀跃。

  小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感激。

  这便是姜达礼的策略。

  每次授课完。

  都会给予这些认真听课学习的孩童,吃食奖励带回家。

  两全其美之法。

  即可让这些人家的父母同意孩子前来读书,又可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慢慢去改变这个世界。

  这种感觉很好。

  反正自己每次接受委托斩妖除魔,主要目的是为了肃清治安与获取经验值。

  附带获取的金银身外之物,刚好物尽其用。

  只可惜青云镇地处偏远,自己又只空有一身蛮力。

  光靠拳脚,定然无法应付外面世界那些恐怖可怕的妖魔鬼怪。

  否则真想去多挣些酬劳回来。

  以天玄书院为中心,在周边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夫子哥哥……”

  正在姜达礼忧郁感叹着自身弱小时,衣角被轻轻拉了一拉。

  低下头,是精心梳着两只羊角辫,瘦黑小脸被反复清洗得发红的黄毛小丫头。

  “小君怡,有什么事情吗?”他问。

  这小女孩,是书院为数不多的女学生之一。

  就连现在陈君怡的名字,也是姜达礼亲自所取。

  毕竟在这个女子地位低下的世界,她原先连正经名字都没有。

  只一直被家人朋友称呼为“二丫”。

  “夫子哥哥你不仅教我们读书认字,还每次给我们送这么多东西,会不会很辛苦?”

  “放心好啦,一点都不辛苦的。”

  “可为什么夫子哥哥,要这么不求回报帮助我们呢?”

  “因为哥哥以前,也是这样被别人无私帮助过的呀。”

  想到前世身患重病,却依旧被福利机构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不求回报关怀着的暖心经历,姜达礼不禁露出会心笑容。

  小君怡望着这灿若日月笑颜,怔神了数息。

  尔后重重点头!

  “等以后君怡有了能力,一定也要成为夫子哥哥这样的人!”

  “好呦!拉钩约定!”

  姜达礼拍了拍她的小脑袋。

  伸出小拇指。

  与之相勾。

  小君怡本就洗得发红的脸,一时红若霞染。

  ……

  ……

  日影西斜。

  暮光将落照下的书院镀上一层迷蒙金边。

  孩童们稚嫩朗朗读书声渐止。

  恋恋不舍放下手中的纸笔书籍。

  比起他们日常那种忍受酷暑与严寒,上山砍柴下田插秧,空闲还要去打短工挣取口粮的辛苦生活。

  而今能坐在这样冬暖夏凉的宽敞整洁课堂。

  不用忧心生计,只需安心读书。

  真希望这样的幸福日子,能够永不断绝持续下去……

  将院中堆放的米面与鸡蛋,一一分发给孩子们。

  “谢谢夫子哥哥,谢谢院长爷爷!”

  领到食物的孩童们,小脸上洋溢着甜蜜笑容。

  这等精细珍贵的白米面与鸡蛋,逢年过节都未必能够吃上一顿。

  “今日所授课业结束,大家回去后闲暇时须得好生温习,下次课上会有考试。另外太阳就快要落山了,大家都早些回家,莫让家中父母担忧知道吗?”

  姜达礼严肃叮嘱。

  这方世界属实太危险,白昼里还好。

  待太阳一落山后,各类魑魅魍魉都出来蹦跶了。

  人烟聚集的城镇有官府衙门城隍庙宇震慑。

  可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就容易出现意外。

  他可不希望好心办坏事,害了这些可爱孩童。

  ……

  青云镇。炊烟袅袅。

  一袭青衫飘然的姜达礼刚踏入镇内,立马引起了部分有心人的注意。

  “小姜先生,我最近心口往下三寸,总是莫名酸胀瘙痒,大抵是中邪了。能用你那诸邪避易的手掌,帮我好生揉捏揉捏驱驱邪吗?”

  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丰腴窑姐,率先嗯哼着扑上前来。

  他往后侧身一退,避过这可怕的脂粉攻击。

  初始还真以为有委托生意上门,不由意动。

  最近银钱消耗甚大,已经快要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