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章 学堂

    眠花堂内,四套桌椅已是齐齐整整排放好,书本笔墨和茶水也都放上了。后面还放置了四个凳子,给陪着来的丫鬟们坐。

    徐欢儿甚是上心,一早催着谢遥起来,用过早点便来上学。谢遥被红叶牵着手进了门,看到四张桌子是前后各两张排的,颇踌躇了一阵子。

    “五妹妹怎么傻站着呢?”谢适的声音响起,她二话不说拉着谢遥走到前排,“你坐这儿,我坐那儿。先来先得,后到的自然坐后排。”

    她又悄悄和谢遥耳语:“我母亲说了,在这学堂内,由我照顾你,你什么都别怕!”

    听到圆乎乎的小可爱发出了大姐大宣言,谢遥被逗得几乎笑出声来,连忙点头称谢,便依言坐下了。本来么,办学堂的钱是余氏出的,自然是她们母女说了算。

    谢逸和谢遐也进门了,谢逸本就对来上学不太热心,便自然而然走到后排坐下。谢遐却有些不满意:“我个子矮,坐到后排,都快看不见了。”

    “我眼神不好,坐到后排,更看不见。”谢适伸一伸懒腰,“四妹妹既然来了我的地界儿,就好好读书,好好吃饭,别跟以前一样,光长心眼不长个。”

    谢遐又要跳起来吵,被旁边的丫鬟扯了扯衣袖,瞪了谢适一眼,只得也坐下了。那丫鬟指了指谢适身边:“银锭儿姐姐在呢,小心她禀报了太太。姑娘多想想姨娘,这些日子多难熬,可别在学堂里又闹起来,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姨娘。”

    谢遥耳力好,听了个大概,她瞧着银锭儿想,这余氏真的很有意思,身边的丫鬟名字都是什么元宝儿、银锭儿、铜钱儿,简直就是把“我很爱钱”写到了脸上。不过,大俗即是大雅,妙得很啊妙得很。

    “本就是她自己来得晚了,还想抢前排,好没道理。”谢适挤过来小声道,“你听说了没?她那舅舅一家子已经被我母亲下令搬出府了,不准他们再进来,也不许金姨娘再去见他们。什么时候老实了再说。”

    “果真?虽决绝了一些,但确实不能留这样的人在府里了。这次侯府算好说话的,下次再得罪哪个贵人,就说不准了。”谢遥道。

    “可不是么,她们家把二哥哥害成这样,这笔账我还要慢慢算。”谢适咬牙道,转而又神秘兮兮起来,“话说,二哥哥养好了伤后,就似变了一个人,每日去先生那里读书,跟以前的狐朋狗友都断了往来。真是多亏了世子啊!”

    谢遥还在想,这谢通真行啊,这么快就活蹦乱跳了,看来还是没使劲打,突然听到“世子”二字,疑惑自己听错了:“什么世子?”

    “就是平远侯世子啊,住咱们园子里的那个,你不是跟他挺熟的么?”谢适喝了口茶,“平远侯夫人见我们请了先生,便过来问能不能也让世子来上课,连束脩都一起带来了。你想,让二哥哥跟世子做同窗,母亲哪里会不愿意?自然是兴高采烈应下了。世子年纪虽小,却极其认真,每日早早地催着二哥哥去上学,二哥哥想赖床都不成。你说好笑不好笑?”

    谢遥还未答话,只听得学堂里一下子安静了,一位女先生走了进来,不过二十余岁,布衣素服。她到前面站定,温温柔柔地道:“我姓方,姑娘们叫我方先生就好。”

    四女齐说:“方先生好!”她又是温柔一笑,便坐下开始拿起《论语》开始讲课。

    讲了一会儿,谢适忽然问道:“方先生,我见我二哥哥学的也是这些书,他们男儿是要去考科举的,我们女儿家也是学这个,却不许考科举,那还有什么用处呢?”

    方先生点头:“问得好。凡是读书人,开蒙后必然先读四书五经。为什么呢?许多为官从政、治理天下之道,都在里面,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许多为人处世之道。读书若是只想着中举做官,便是落了下乘。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明白这世间的道理,遇到了事情,也能知道如何去正确地看待它和处置它。不管男子还是女子,都是需要学习这些的。”

    谢遥暗暗点头,这位方先生讲得方正却不迂腐,正是描述了通识教育的作用,古往今来都是一以贯之的。

    后排的谢逸也怯怯地问道:“方先生,我祖母给了我一本《女诫》叫我读,我还没读。您能不能也讲讲《女诫》呢?”

    方先生深深看她一眼:“《女诫》中说,身为女子,第一便是卑弱。古时候家中生了女儿,便要让她在床下睡觉,给她纺锤做玩具。若是生了男孩,便让他在床上睡觉,给他圭璋做玩具。这说明了女人地位卑下,生来就是要操劳一生的。男人地位高贵,是要做官做主的……”

    谢遥越听越是皱眉,忍不住开口道:“这话无理……”旁边谢适已是用手击桌,勃然大怒:“这是什么人写的书?满口胡言乱语,二姐姐快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