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反差

      
入学前,海涛从十二色装蜡笔盒里,挑选出来最艳丽的颜色,描绘了一幅自己想象中,充满童趣的校园美图。
阳光下如同城堡的教学楼顶,飘着大朵的彩云;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笑容可掬地问候着,走向她身边的小学生,同学们手拉着手,友爱,欢快地相拥在一起。
可上学没多久,现实让海涛再拾起那张画看时,他不自觉地把小学校教学楼涂成了灰色,上方的云朵改成了黑云压顶,再后来干脆把画撕了个粉碎。
刚入学时,海涛也曾被班主任,年级组长老师短暂“宠幸”过;原因很直白,他的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比大多数同学的普通工人家庭“显赫”多了。
和同学相比,海涛年龄最小,懂得事情却最多。
开学不久,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总是倾着全身,高举手,脱口而出。
他至今不明白偏偏是这一举动,得罪了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同学李应杰。成了他这么多年的梦魇。
李应杰不仅身高高过其他同学一头,还有一副结实的身板;家中四个兄弟按英,雄,豪,杰排序,他是最小的那个。依仗三个哥哥的势力,加上体格优势,天然成了这个班级无人敢惹的老大。
海涛苦日子是从一堂课中开始的。
那天,老师提问:谁知道让我们倍感骄傲的“两弹”是哪“两弹”?分别叫什么名字?举手的除了海涛,另一个就是李应杰。老师点了李应杰的名字,让他来回答。
“是鸡蛋和鸭蛋。”李应杰家和许多当下的家庭一样,副食品要凭票证供应;城市里每家每户也会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场,搭个简易鸡窝,鸭棚,少的养上两三只鸡鸭,多的七八只。自养自产这些鸡鸭蛋,用来改善家庭的营养需求。所以这“两蛋”对李应杰来讲印象最深刻,很正常。
“不对,”未等老师点评,**涛便站了起来“是***和**。”老师微笑首肯的同时,海涛余光也发现了李应杰那双盯着自己,从没见过的羞怒眼神。
放学时,海涛早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就在离家还有几步远的路口,李应杰和几个男同学便将他团团围在中间。李应杰先是用肩膀把他撞了一趔趄,接着揪着衣领撇着嘴问:“干嘛撞我?”
“我哪撞你了?刚才是你撞得我。”海涛从小没打过架,哪知道这是找茬儿的“起手式”。
“是不是他撞得我?”李应杰环视一圈围在身边的男同学,仰着脖咬着牙槽问。
“是他撞得你”“就是他”附和,起哄声顿时四起。
海涛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意识到了不妙,只想赶紧闪开这越来越缩小的包围圈。但一切都迟了,李应杰的拳头直接挥向了他右眼框上。
这个班级老大,没少见识三个哥哥与人拳脚相加的场面;也时常得到哥哥们的点拨,所以他雨点似的拳头招招打向海涛的面门。
“叫你狂!叫你狂!”海涛本能的双手顾护着脑袋,但双眼瞬间已被打的乌青,肿成了两条缝;李应杰边打边喊叫的声音,在他耳边变得越来越模糊。
好在放学走在后面的班长方芳,恰好路过。她用尖厉的声音连喊几声,才呵斥住了这场一边倒的“战斗”。听到方芳说要“告老师去”,李应杰和一帮随从才收手离去。
方芳把海涛搀扶到了家门口。父亲常年驻扎部队,母亲在银行工作,早出晚归;比他小三岁的弟弟还在幼儿园,家里的门锁钥匙就挂在海涛的脖子上。他试了几回,两眼模糊不清,小手也在不停地颤抖,钥匙总是插不到锁孔里去。
还是方芳帮他打开了锁,临走还不忘嘱咐了一句:“你拿毛巾用凉水敷一下眼睛,好得快。”
平常海涛到了晚上,都要趴在窗户上盼着妈妈下班回家。今天自打方芳送他回到家里,除了打开水龙头把湿毛巾蒙在头上,就一下子栽在床上昏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海涛隐约听见妈妈一声声轻唤,他才努力地想睁开依然肿胀的双眼。
屋内的灯光分外刺眼,他不想让妈妈看到自己变了形的面孔,下意识地用双手赶紧捂住了自己的脸。
“这是怎么了,儿子”母亲轻轻拉开他一直遮挡着脸的小手,才看清了这张青一块,紫一块变得扭曲的脸蛋。人生第一次挨打,又被打的这样重;海涛并没哭,不是他有多坚强,而是感觉像做了一场梦,蒙蒙的感觉。
他那付呆滞,木然的神态,更使母亲心疼焦急。海涛感觉到母亲的泪珠滴落在自己的脸颊上。他坐了起来,说:“妈妈,我饿了”
“好,妈妈给你做好吃的。但你要告诉妈妈,这是谁给你打成这样的?”
“是同学,李应杰”